1分钱转股疑云-福特资产接盘ST展唐踩“红线”
昔日辉煌不再,展唐通讯科技深陷困境。近日,展唐通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展唐”)引发市场关注。公司股东CGmobileHoldingsLimited以一分钱的价格卖出了公司股份,引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自律监管措施。
《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ST展唐寻求采访,但均未得到回应。在前往公司原总部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软件大厦调查时,发现原本属于ST展唐的办公区已易主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大厦内的快递员也表示:“展唐去年就欠债关闭了,已经和他们没有业务往来。”
ST展唐曾经是一家在手机行业和资本市场表现不俗的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通讯产业终端解决方案以及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收入来源包括客户的研发费用、销售提成费以及ODM的产品单台毛利。随着行业发展变化,公司业绩逐渐下滑。
早在2016年,ST展唐就开始寻求转型。公司发布了收购报告书,以极低的价格向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的浙江福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特资产”)出售股份。此后,福特资产成为ST展唐的控股股东,其董事长陈永亮成为实际控制人。这一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低价转让股权的行为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认定其违反了相关法规,构成股票交易违规。这样的监管措施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ST展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资本人士指出,即便被收购企业有债务问题,也需要以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不能以过低的价格进行交易。对于ST展唐来说,其市值巅峰时期曾接近10亿元,如今却陷入一分钱转卖股份的困境,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公开资料显示,ST展唐的客户一直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几家大客户。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发展变化,公司的业绩逐渐下滑,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ST展唐的负债率高达179.53%,净资产为负数,债务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ST展唐的重组计划因监管函而受到影响。未来,公司能否找到解决方案,化解债务问题,重新回归正轨,尚不得而知。这场资本市场的博弈,将如何收场,令人关注。随着一线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华为和中兴等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运营商市场的低迷不振,曾经的市场格局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发生了剧变。其中,ST展唐的重要客户东莞宇龙酷派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
从数据上看,酷派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10.7%降至2014年的9.4%,再到2015年第一季度已经跌至8.4%。作为ST展唐的主要收入来源,宇龙酷派的份额下滑无疑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酷派市场份额的失去使得ST展唐的业务遭受重创。
到了年末,ST展唐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财务问题。一方面,对宇龙酷派等大客户约有3726万元的货款未能收回;另一方面,受俄罗斯卢布暴跌和外汇管制影响,主要海外客户的付款也出现了严重问题,高达750万美元的货款无法收回。这使得展唐科技拖欠了包括深圳天音电子在内的供货商款项。
愤怒的供货商们,包括时毅电子(货款527.82万元,违约金15.64万元)和米笛声学(货款79.22万元,逾期利息1.02万元)等在内共计16家公司,纷纷将展唐通讯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欠款,总金额达到惊人的3599.72万元。
当记者就债务偿还情况致电迷笛声学和天音电子询问时,对方均选择保持沉默。随着外部供应商的讨债诉讼不断升级,ST展唐的银行账户全部被法院冻结,最终在2016年初陷入了停工停产的困境。员工工资无法支付,导致97名员工集体向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在此困境之下,ST展唐向福特资产寻求援助。截至目前,ST展唐仍深陷27项诉讼和仲裁之中,涉及金额高达5085.42万元。面对困境,ST展唐表示正在与供应商积极沟通,希望能以债抵债的方式达成和解,从而化解危机。
供应商的讨债热情并未因此消减,ST展唐的解决方案并未得到大多数供应商的认可。目前,仅有1家供应商主动撤诉,具体原因ST展唐并未公开披露。如今,ST展唐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和市场挑战,未来走向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