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4月信贷压降子虚乌有 市场仍存流动性忧虑

炒股软件 2025-05-07 07:12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央行信贷政策稳定,市场流动性忧虑】

随着第一季度的信贷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关于货币政策收紧的传闻不时涌现。近日,市场上关于央行对银行窗口指导、要求4月信贷压至月初计划的70%的传闻引发关注。从权威渠道获悉,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信贷规模的压降纯属子虚乌有。

尽管有声音质疑央行信贷政策的稳定性,但央行一直强调其货币政策以稳为主。在接受采访的学者看来,央行并未有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市场关于信贷压降的忧虑可能源于过高的信贷和广义货币(M2)数据。

今年一季度,中国贷款规模快速扩张,新增信贷达到4.6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M2余额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担忧。

对此,中金公司前总裁朱云来指出,货币增量与GDP增量之间的比例在金融企业中表现出较高的利润增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分析认为,货币信贷增长确实较快,但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扩大总需求、稳增长的需要,以及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以缓释金融风险。

尽管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所担忧,但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央行新增信贷整体增速应该依然维持在10%~15%的增速水平。他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一季度货币信贷超预期增长主要是稳增长时间节点往前提以及银行在年初冲贷款的季节性因素所致。

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忧虑。4月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普遍上行,透露出流动性偏紧的预期。由于本周将有8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市场对流动性管理的关注度上升。利率上行引发市场担忧金融机构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倒挂的问题。章俊表示,如果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在通胀预期高企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背景下,市场担忧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可能居高不下。

从央行的表态和市场的反应来看,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的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进行微调。高玉伟认为,“我认为央行会根据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变化来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以保持市场的稳健运行。”尽管市场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忧虑,但央行有充足的市场调控工具和手段,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的基调。在金融市场,银行的利率是资金供需的晴雨表,反映出市场的各种担忧与预期。近日,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人担心这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央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传递出的信息似乎并非如此。

4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当日还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金融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这些操作不仅确保了短期资金的流动性,还稳定了市场信心。Shibor利率虽然近期有所上升,但专家表示这并不能说明利率倒挂。

高玉伟表示,逆回购虽然能解决短期资金问题,但银行难以将如此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运营。特别是在外汇占款减少、税收清缴等因素影响下,市场对流动性趋紧的担忧情绪愈发浓厚。MLF的推出无疑为银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但专家也指出,为了真正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仍需保持较大逆回购操作力度,并考虑其他政策工具的使用。

对于市场关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央行早有发声。盛松成表示,金融资金大部分已经流入实体经济,社会融资规模与M2余额的接近以及两者同比增速的一致性就是最好的证明。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央行货币政策依然以稳定为主,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章俊表示,降准的概率可能会上升,以应对资金面和成本的趋紧。他认为,虽然短期工具如ML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但无法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央行的政策立场依然是相机抉择,需要在稳增长、防范通胀升温以及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之间取得平衡。

与此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报告中指出,信贷增速自2015年三季度以来稳步回升,通缩压力的缓解降低了企业部门的实际利率,帮助企业改善盈利能力。预计政策调整将在2016年第二季度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经济温和回升。

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可能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央行的实际操作以及专家的观点来看,货币政策依然以稳定为主,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央行需要在多个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