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000803.SZ):有超3000万集资借款未归还
【资本邦报道】于近日,【公司名】(股票代码:000803.SZ)发布年报后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以下事项做出说明或补充披露。
关于公司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变动情况。公司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大幅下降,净资产和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也呈现不利趋势。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未来一年内是否存在集中到期的债务,并就其目前的长短期债务、融资能力、资产负债结构等分析是否存在流动性及经营风险。还需要结合公司收购的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阐述本次重组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及偿债能力是否有所改善。
关于公司涉及的一起重大债务纠纷。据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因借款事项被起诉,涉及金额巨大。该借款发生在原控股股东金宇控股控制公司期间,集资款被原大股东使用,并未计入公司账目。经过与公司、金宇控股和借款人三方协商,金宇控股委托公司从应付金宇控股的款项中支付。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阐述该债务纠纷的进展情况,并就该事项是否涉及原控股股东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是否需要对以往年度信息披露和财务数据进行更正进行核查。需要详细核查金宇控股向公司汇入款项的具体情况,以及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关于公司对房产板块的剥离及与金宇房产的相关应收款项。公司在报告期内转让了子公司金宇房产的全部股权,但公司与金宇房产及其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额应收款项。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阐述截至目前买方提供的融资担保情况、对金宇房产应收款的回收进展、以及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
关于公司其他应收款的增长情况。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末其他应收款余额中,其他类款项同比大幅增加。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其他应收款的具体构成、发生背景等,并对此进行必要的风险揭示。
【公司名】需就以上事项做出详尽的说明和补充披露,以回应市场的关切。年审会计师、律师和独立董事也需要就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这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依据。公司年报解读与
随着年报的发布,公司的一些重要业务动态和财务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关于非全资子公司江苏北控智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临电气”)的相关事项更是成为焦点。
关于智临电气剥离的相关事宜。根据法院司法判决,公司成功剥离了智临电气,原股东需向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7,667万元。该款项经历了单独减值测试,报告期计提了预期信用损失达211.12万元。在这背后,是复杂的财务结构和交易背景。关于其他应收款中,公司期末余额前五名的款项里包含了智临电气的往来款达1,709.62万元,对此公司也计提了坏账准备。详细解读,这包括了涉及主体及其关联关系、交易背景、涉及金额等细节。关于坏账准备计提的原因、依据等,都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对此,年审会计师进行了核查并给出了明确意见。
接下来,关于商铺租赁业务的亮眼表现。公司在去年实现的商铺租赁业务营业收入为近千万,占报告期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实现的毛利率同比大幅上升,达到了近XX%。对于这样的业绩变动,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公司需要对比前后的市场环境、业务策略等实际因素,来详细解释这一变化。这也涉及到了市场趋势的判断和业务策略的及时调整等关键议题。
关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问题。公司在报告期内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达数千万元,而去年并未进行此类计提。对此,公司需要详细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依据及其合理性。涉及的具体构成、资产状态以及使用情况等都是关键信息点。年审会计师也对此进行了核查并给出了专业意见。公司还需要解释作为担保方与被担保方的相关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对于关联担保的审议和临时信息披露情况也需要详细说明。
这份年报包含了众多关键信息和内容。从剥离非全资子公司到商铺租赁业务的上升再到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议题,都反映了公司的业务动态和财务策略调整。对此进行解读和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和未来发展潜力。但需要注意,所有投资都有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谨慎判断。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模拟炒股软件
- 金宇(000803.SZ):有超3000万集资借款未归还
- 交易全面停顿,耐心等待更多信息来确定方向
- 300018股票行情(中元股份目标价)
- 4天9城调控仅2家动真格?(附各地土地收入)
- 今日新股申购一览表(2020年5月11日)附打新攻略
- 明日最具投资价值六大牛股一览(2020年6月16日)
- 犹太人的生意经 犹太人赚钱的思路
- 002624基金净值查询
- 上市公司利润分配规定(上市公司分红新规)
- 中国长城股票简介(中国长城股票利好)
- 股指做空怎么做(如何融券做空)
- 股票中什么叫成交量(股基交易量包含什么)
- 中国石油股票价格
- 柳药股份股价(600488天药股份千股千评)
- 融资融券比例是多少(融资融券开通)
- 基金一季度换股应对震荡 瞄准“低估值”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