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重创新、惠民生——沪市主板公司完成半年度报告披露
截至当前时间,沪市主板的1644家上市公司在2021年半年度内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业绩报告披露工作。这些公司的业绩数据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趋势,充分展示了在国家政策的精准调控和有力支持下,沪市主板公司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走出,展现了稳健的生产经营态势和逐步提升的业绩。这份成绩单无疑成为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力量与缩影。一、业绩恢复稳定,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在2021年上半年,沪市主板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总额达到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3.94%。其中,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3.15%和44.40%。与2019年同期相比,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均呈现出增长趋势,显示出业绩正在重回疫情前的增长轨道。
从季度数据来看,这些公司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更令人欣喜的是,盈利公司的比例大幅增加,亏损公司数量和金额均有所下降。
二、实体企业贡献率提高,盈利结构得到改善
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在上半年表现出色,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实体企业盈利结构的改善,使得金融类公司与实体类公司的盈利结构配比更加合理。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大型蓝筹股企业的业绩也在持续修复。
三、民生保障行业稳定,资源类行业增长显著
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民生保障行业在上半年实现了盈利的增长。受需求回升和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生产资料行业如化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经营情况全面好转。
四、创新投入加码,新兴行业表现突出
在双碳政策的引领下,沪市主板公司在新能源产业持续深化布局。以光伏产业为例,沪市公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汇聚了一批领军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了优势共享,使得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7.39%。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也为这些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传统车企在新四化产业布局中的加速转型,使得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攀升,为整体利润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令人瞩目的业绩背后,是这些公司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2424.78亿元,同比增长了39.17%。特别是在计算机通信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六大行业,平均研发强度高达5.67%,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为行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制造业的投资保持稳定,产业升级正在加速进行。在整体经济稳定恢复的背景下,沪市实体公司的长期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回升。特别是制造业,细分行业几乎全面增长,其中三成行业的投资增速超过了50%。计算机通信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行业的投资增速尤为强劲。传统行业也在积极完成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推动了长期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
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的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减税降费成效显著。在宏观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实体公司的融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而融资成本则实现了稳中有降。与此国家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也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沪市公司也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在倡导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些公司正在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重污染行业公司正在持续改进生产技术、增加环保投入,全力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达成。
计算机通信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以及整个制造业都在经历着繁荣和发展。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这些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在融资、研发投入、产业升级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和潜力。展望未来,这些公司将继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姿态。其中,中国石化作为能源领域的巨头,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30.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回收利用二氧化碳71.6万吨,通过二氧化碳注入驱油的方式使用15.5万吨,同时回收甲烷3.2亿方,相当于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达48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了中国石化对环保责任的担当。
宝钢股份也不甘示弱,通过聚焦低铁钢比、低碳冶金、绿色能源以及能效提升四个方面,积极降低碳排放。据预估,上半年的碳排放强度比去年下降了3%,这一成绩来之不易。金融行业在支持产业绿色升级方面同样不遗余力,招商银行上半年的绿色贷款余额增幅高达14.46%,远高于公司贷款增速,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两高一剩”贷款余额占比不断下降,助力多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光伏发电等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项目进行直接融资。
在总体向好的格局下,部分企业经营仍面临压力。受疫情反复影响,企业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存在。上半年共有177家企业亏损,66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具体而言,局部零散疫情影响了部分行业的复苏节奏,住宿餐饮业虽然业绩已大幅修复,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但价格向终端需求传导不畅,挤压了部分中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下游的皮革、木材加工等行业虽然利润增幅较快,但与疫情前的数据相比仍显疲软。汽车制造业也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利润环比下降。
这些情况表明,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对于仍处于恢复过程中的部分行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需要密切关注其受到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在这个关键时刻,企业应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手炒股入门
- 稳增长、重创新、惠民生——沪市主板公司完成半年度报告披露
- 最近买啥基金比较好啊(芯片基金买哪个好)
- 交银先锋帮助银行平稳地跨年
- 场内基金可以在天天基金网上买卖吗(场内基金怎么买)
- 中文在线、阅文齐聚长音频,“文学+音频”是门好生意?
- 退市新规发威:逾百股扎堆“披星戴帽” ST妖风何以再起
- 杨沈伟:退出QE,会在八月,六月,还是更早?
- 300352北信源股票股吧
- 退市一般什么时候退(st金刚什么时候退市)
- 天天基金八月份优选基金
- 科兴生物股权之争(未名医药获得国家支持)
- a股指数调整时间是什么时候,a股指数调整范围以及调整方式
- 什么是配售转债股(什么是新债配售权)
- 侯昊、丘栋荣等八大顶流基金经理研判虎年行情:关注四大投资方向
- 股票到底了吗
- 如何买新股 买新股是不是稳赚,新股怎么申购,最低多少钱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