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险资看好新能源赛道 技术迭代与短期过热风险成隐忧
本报记者苏向杲报道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概念在今年市场表现亮眼。截至7月5日,新能源指数年内涨幅高达30.2%,显著超越上证指数上涨1.76%的市场表现。新能源财富的效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尽管新能源概念受到广泛关注,但市场对其看法存在分歧。险资作为A股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其资金运用余额已超22.8万亿元,近年来积极参与新能源投资,其研判观点极具参考价值。
记者就新能源概念的投资机遇与风险采访了多家险资机构。整体来看,险资机构普遍看好新能源概念下半年及未来更长时间维度的投资价值,认为该板块存在大量投资机会。但在投资过程中,险资机构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新能源板块的技术迭代风险、短期过热风险和预期过高催生的高估值风险。
新能源赛道被多家险资机构视为“坡长雪厚”的优质赛道。自去年以来,受市场需求刺激,新能源概念的业绩波动性降低,逆周期性增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资产CEO段国圣认为,低碳转型对能源结构产生颠覆性变革,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这是险资未来的主要新机遇之一。他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投资规模巨大,能源领域主要投资于储能、电网、清洁发电、清洁制氢等。
昆仑健康资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碳中和”是全球共同话题,新能源是长期成长性赛道。他们强调,在新能源领域中,光伏和新能源车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最强的领域。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公司宁德时代以及生产锂电池四大材料的最优质公司、最大体量公司都在国内。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是险资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
爱心人寿资管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发展新能源行业是大势所趋,在长期维度上是值得投资的行业。同时指出,未来市场环境中,新能源公司会出现分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谨慎。
平安资管多资产投资团队负责人邢振表示,今年新能源概念的机会虽可能不及去年,但仍会有不错的结构性机会。数据显示,险资对新能源概念的投资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险资机构提醒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新能源公司时,应关注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因为新能源是高成长赛道,只有那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才值得重点关注。同时提醒投资者要关注技术迭代风险,因为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存。
险资机构普遍看好新能源的未来投资价值,但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警惕相关风险,并关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潮,爱心人寿资管部相关人士提醒公众保持理性预期。对于备受瞩目的“双碳”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承诺,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投资者在追逐新能源概念时,应警惕短期预期过高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造成投资过热。长期目标的达成需要扎实的工作和稳健的步伐,而非瞬间的飞跃。对未来的新能源成长应抱有合理的预期,避免过度炒作带来的投资风险。
除了这些潜在的风险外,随着各大机构纷纷加大对新能源资产的投入,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旧能源”存量资产的风险。正如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所指出的那样,资产管理不仅包括增量资产的配置,更要关注存量资产的风险管理。在新能源大发展的趋势下,旧能源存量资产可能出现贬值、闲置等问题。尤其是那些当前被视为优质资产的油气项目,在未来可能会面临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存量资产管理来说是一大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管理。投资者在布局新能源的也要时刻关注存量资产的风险问题,做好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投资安全。
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虽然前景广阔,但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看到机遇,更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在追逐新能源概念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投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