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局地遇冷 老基金申赎大出大进
春节长假后,A股市场与基金市场的波澜起伏,成为市场焦点。一些长期业绩稳健的基金经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吸金能力,但基金市场的细微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基金发行市场的分化现象愈发显著,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新产品发行面临延迟募集甚至募集失败的局面。在存量基金产品中,网红基金的命运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资金申购和赎回的波动急剧放大。
随着市场的调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降温,“固收+”产品的火热发行正是投资者寻求稳健收益的体现。基金市场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出一进之间,长期投资回报的分水岭正在悄然形成。
在基金市场的波动中,一些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而另一些投资者则在市场下跌时选择进场。小张作为基金公司营销序列的员工,感受到了这种市场变化带来的压力。他所在的公司的明星基金虽然仍受到一部分投资者的追捧,但部分基金产品的规模已经出现缩水。他也观察到一些投资者在基金市场中的申赎分歧,以及部分成熟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时逆势入场的现象。
市场调整对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影响,新基金发行市场也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以来新基金募集金额有所放大,但市场调整对投资者风险偏好降温的作用明显。与此“固收+”产品的发行热度不断上升,显示出投资者对于稳健收益的追求。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一些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经理仍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例如,“长跑健将”洪流管理的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和梁跃军挂帅的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都受到了资金的大力追捧。另一方面,一些基金新产品在市场调整下也面临着募集困难的局面。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发行的产品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募集目标。
市场的波动带来了投资者的分化反应,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选择赎回基金,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成熟投资者对市场保持信心并逆势入场。“固收+”产品的火热发行也反映出投资者寻求稳健收益的需求。“一出一进”,既是投资者行为的分化,也是长期投资回报的分水岭。在这场基金的博弈中,每一位投资者的选择都将成为影响未来收益的重要因素。元宵节当晚,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困惑。他理解市场的波动逻辑,却无法完全把握投资者的决策思维。“为何在市场起伏中,投资者的选择如此难以捉摸?”他深感不解。
这种困惑并非个案,投资者同样对基金经理的决策充满疑问。他们疑惑为何基金经理不选择适当的时机调整仓位,为何自己的基金在别人赚钱时却表现平平。在基金理财平台上,部分投资者在质疑的甚至还给基金经理出谋划策,指点江山,该买哪些热门品种,该清仓哪些冷门品种。
A股市场的波动无疑牵动着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心弦。从长远角度看,当前的波动很可能只是资本市场长牛、慢牛进程中的短暂浪花。一位基金经理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深情地写道:“投资,参与的是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已经得到证实。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投资者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投资心态。如果难以做到心态平稳,那么至少我们可以保持长期投资的心态。把投资的结果纳入长期的考核维度,你会发现短期市场波动对操作的影响其实并不那么大。”
市场波动时的坚守与撤离,不仅考验投资者的信仰,更关乎未来的长期收益。近期有两个真实的理财故事,为长期投资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有一位投资者在2009年投入了8.5万元购买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由于长期持有并未操作,截至今年2月10日,账户收益率高达1544.40%,获利131.28万元。另一位女性投资者在2003年用4.7万元买入嘉实增长基金,并选择红利再投资,截至2020年10月,账户余额已超过137万元,盈利超过130万元。
这些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应成为我们决策的全部依据。长期投资,心态平稳,信仰坚定,方能在投资的海洋中稳健前行。元宵节那晚的困惑与疑虑,或许在这些故事中可以找到答案。让我们在投资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向着长期收益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