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业绩对赌失败:对薄公堂与皆大欢喜

炒股软件 2025-05-04 00:29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对赌协议在新三板融资和并购中屡见不鲜,其背后隐藏着高风险与激烈博弈。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00家新三板企业参与了这类协议。尽管对赌协议司空见惯,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圆满解决其中的问题。当企业未能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时,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往往会产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

例如,新三板挂牌公司八叶科技便因未能实现承诺的业绩而陷入了一场诉讼风波。北京柘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曾向八叶科技投资,并与实控人肖本河签订了对赌协议。当八叶科技业绩不佳时,柘益投资只得诉诸法律以维护自身权益。类似的情况在新三板市场上并不罕见,许多公司与投资者因对赌协议的履行问题而对簿公堂。

解决此类问题并非只有对簿公堂这一条途径。有些企业虽然未能实现对赌协议的业绩目标,但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了双方共赢。如太尔科技和华泰智慧两家公司便是如此。它们虽未能完成业绩承诺,但通过投资者减持套现和解除协议的方式,避免了法律纠纷,达到了皆大欢喜的结果。

在八叶科技的案例中,实控人肖本河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源于一场增资对赌。由于八叶科技未能达到约定的业绩目标,投资方柘益投资中心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回购股份。这场诉讼并非毫无预兆。早在投资之初,双方便已经签订了对赌协议,约定了业绩目标和股份回购的条款。但遗憾的是,八叶科技的业绩未能如愿以偿。

除了八叶科技外,新三板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佳信捷、爱普医疗等公司因与投资者的对赌失败而陷入法律纠纷。亨达股份与复星平耀的股权纠纷更是上演了一场投资机构与挂牌公司的“七年之痒”。亨达股份与复星平耀之间的股权回购纠纷已经持续多年,最终双方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端。这一系列的案例显示了对赌协议背后的风险和挑战。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投资者并非慈善家。当投资标的未能达到约定的业绩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并非只有对簿公堂一种途径。通过减持套现、解除对赌协议等方式,也能实现双方的共赢。在签订对赌协议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风险,寻求更加灵活和双赢的解决方案。片仔癀与太尔科技的股份交易背后的故事

片仔癀在认购太尔科技的股份时,太尔科技曾作出了明确的盈利承诺:2015年每股收益0.5元,2016年每股收益1元。若太尔科技在2016年的收益未能达到这一标准的70%,公司控股股东罗令将按照原价回购全部股份,并支付10%的年化资金占用费。资料显示太尔科技的业绩并未能达到预期。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今年3月底,片仔癀宣布计划减持部分太尔科技的股份。截至8月30日,片仔癀已通过做市转让的方式减持了3167.5万股,成功收回部分投资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片仔癀此次减持是在投资一年半后进行的,不仅收回了成本及部分利息,还“意外”获得了逾四百万的太尔科技股份,这无疑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决策。

另一个例子是泰华智慧。公司实际控制人马述杰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与多家投资机构签署了股权转让补充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了业绩承诺、股权回购等内容。马述杰承诺2014至2015年公司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1亿元,并在2016年12月31日前在国内A股公开发行上市。而后与恒泰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诺的净利润和上市时间也有所规定。资料显示泰华智慧的业绩并未完全达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7年11月8日,马述杰与这些投资机构解除了原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包括业绩承诺、业绩补偿和股权回购等。这一决定的做出是基于投资者对马述杰领导下的公司业绩和发展表示满意,他们愿意与实制人达成谅解。这样的结果无疑为泰华智慧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

这两家企业虽然在业绩上未能完全达到投资机构的预期,但在与投资者的沟通和合作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势。这样的故事展示了企业、投资者与股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也揭示了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真实情况。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