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保险股调研热情跌至冰点 外资12月份逆势加仓平安、国寿、

炒股软件 2025-04-28 04:50手机炒股软件www.xyhndec.cn

距离2022年收官只剩数日,保险股的“绝地反弹”前景似乎愈发黯淡。今年以来截至12月26日,保险板块(申万二级分类)的跌幅已高达39.5%,位列A股所有板块跌幅第二,显得异常惨淡。

在保险板块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各类投资机构对保险股的调研也变得异常冷清。数据显示,今年内各机构对A股其他个股的调研总次数达23.2万次,而针对保险股的调研却鲜有发生,这在过往几年中极为罕见。虽然A股市场中的迈瑞医疗受到了机构的频繁关注,被调研频次高达3040次,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险股的市场关注度几乎降至冰点。

尽管机构调研热情降至冰点,但外资机构却开始在12月份逆势布局部分保险股,且增持幅度不小。沪股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外资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持股量较11月30日有所增加。

机构对保险股的纷纷“逃离”,背后反映出保险业增长陷入长时间停滞的困境。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显示,五大险企前11个月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微降,其中寿险业务增长乏力,年金和重疾险产品近三年来表现不佳。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已出现增速拐点,高价值的终身年金险在市场上难觅踪迹,在售年金的期限越来越短,重疾险增长也面临困境。

保险行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今年开始显化。新华保险总裁李全指出,保险业过去的高增长得益于经济高增长和人口红利政策的引导,但当前行业面临的困局也与过去粗放经营、缺乏变革有关。太保寿险党委副书记王光剑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业传统模式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面临人力驱动、产品驱动、竞赛驱动的低效运行困境。专家也指出了行业的两大弊病: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营销模式粗犷化。这种粗犷的营销模式导致对整个行业客户的粗挖滥采,销售误导久治不愈。销售人员专业程度低、平均收入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那么,保险股是否到了抄底的时机?尽管有外资机构开始逆势增持保险股,但投资者仍需谨慎。从上市险企基本面看,无论是负债端还是投资端,均未出现明显向好迹象。例如,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微增但环比下滑,同时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对保险业投资端形成持续压制。投资者在抄底保险股时仍需保持理性态度和市场敏感度。多家券商机构对目前保险行业的评估持谨慎态度,认为其正处于一个“磨底阶段”。在此阶段,行业的保费增速与保险股的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是否抄底保险股仍需投资者谨慎观察与决策。平安证券发布的保险行业年度策略报告指出,虽然资产端压力有所缓解,但负债端的修复速度仍然相对较慢。投资者需警惕多种风险,包括权益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修复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公司信用风险暴露、寿险转型的缓慢等。利率的超预期下行、到期资产与新增资产配置的压力也是不能忽视的风险点。

尽管行业保费增速持续低迷,但业界对于行业问题的和洞察却愈发深入。要想解决行业的种种弊病并不容易,这需要险企展现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毅力,并且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正如多位险企管理层人士所言,行业走出低谷、成功转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保险业可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艰难磨砺,去解决问题、实现升级发展。

大型险企的管理层人士对行业的转型之路持较为务实的态度。他们认为,大型公司的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改革效果的显现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相比之下,中小型险企则因其规模较小、决策较为灵活,可能在转型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险企,都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坚定信念、保持耐心,持续投入精力与资源,才能迎来行业的春天。

保险行业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阶段,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投资者和险企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以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和变化。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