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被否首例出现 新股已增至45只 创业板注册制市场化机制成效凸

基金开户 2025-04-24 18:52基金知识www.xyhndec.cn

日前,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进科技”)的IPO申请遭遇了未曾有过的拒绝。这一事件,成为了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以来的首例否决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第45家注册制下的企业正式登陆创业板,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IPO首例被否的事件,无疑折射出了市场化效应的显著影响。在11月11日晚间,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上公布了审议结果,网进科技的IPO申请未能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以及信息披露要求。同日,深交所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决定。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注册制的改革提升了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而企业需要满足财务指标、行业准入条件以及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家公司的IPO被否,可能是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原因。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审核逐步推进,市场化机制体现得淋漓尽致。业内人士认为,企业IPO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市场化机制的正常表现。在这一机制下,企业IPO被否的案例可能会继续增加。资深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市场化机制下,企业IPO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有。”在他看来,注册制的实施意在提醒投资者高度重视披露的信息,并非没有门槛,一旦突破底线,同样会被拒绝。

目前,创业板注册制审核发行上市的各个环节正在有序进行。除了新上市的企业的活跃交易外,市场化机制还体现在新股市场化定价、优胜劣汰等方面。数据显示,创业板注册制下的企业交易同样活跃,平均周成交额远高于存量企业。

市场将进一步分化。一些优质企业会脱颖而出,而一些尾部企业则面临出清风险。实际上,除IPO入口外,市场化机制还影响着新股市场化定价等多个方面。从行业定位来看,这些企业基本符合创业板的行业趋势,即创新、创造、创意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优化了上市条件,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创业、创新类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注册制新股的分化也在加大,大市值企业获得流动性溢价的现象愈发明显。

平安证券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是A股市场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注册制全面推广的重要突破。在此背景下,未来市场的主旋律将是分化。

桂浩明指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前后变化大、缺乏可预期性等。他认为市场化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充分披露,但更重要的是让投资者能够真正决定公司的发行、发行时间和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结合投资者的诉求和管理层的选择,还需要更多的考虑和研究。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