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重量级人士:资管机构要这样服务养老体系
全球视角下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与实践:研讨会洞见
一场跨越国界的养老金盛会“个人养老金制度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于4月22日在中国基金业协会成功召开。多位重磅嘉宾,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等,以及来自投资公司协会(环球)的董事总经理Dan Waters,共同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未来与实践。这次研讨会不仅集中了国内顶尖专家的智慧,还吸引了全球视野的参与。
李培林副院长强调,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财税、金融等多领域。他特别指出,养老金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动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借鉴国际经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则聚焦于养老金体系的改革,特别是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建设。他提到,养老金在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的角色。为了完善养老金体系,我们需要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重,尤其是加快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基金业应发挥其制度优势,与个人账户相匹配的养老基金产品和投资运营机制。
胡晓义会长则谈到了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与挑战。面临着既要提高保障水平又要降低企业费率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合理安排第一、第二、第三层次的养老结构,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国家在个人养老金制度方面的实践经验。王忠民副理事长分享了社保基金的投资实践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运营的启示。投资公司协会(环球)的Dan Waters提到了私人养老金支柱在各国退休体制中的重新评估及其扮演的角色。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德国的代表也介绍了各自国家的发展经验,展现了全球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及税收激励等相关政策的全貌。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养老体制和相关金融制度需要完成三个转向。在此背景下,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一个强大的养老金体系可以将当期财富转化为长期资本,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这场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智慧的分享。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共同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未来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全球养老金制度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参考。
新手炒股入门
- 六位重量级人士:资管机构要这样服务养老体系
- 证券公司办公环境(上海证券公司)
- 中国建材的董事长宋志平简介
- 连续涨停的股票有个共同点是什么?怎么找到连续涨停的股票?
- 比特币价格大涨逾8%创新高 逼近3000美元大关
- 中国电子烟品牌排行,电子烟概念股有多少
- 股票游资席位实时监测,游资席位是什么意思
- 证监会多次发文完善再融资、重组等制度 资本市场包容性再度增强
- 一季度基金新宠曝光小市值股占比逾三成
- 今日两市换手率居前个股一览(2020年5月6日)
- 易方达医药板块(医药板块股票一览表)
- 独立董事制何时出现,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原因以及影响
- 可燃冰概念的7只高人气龙头股
- 楼继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有效性正在消退
- 资管人士呼吁逐步恢复期指功能 股指定价权应回归国内
- 股票补仓计算器规则,股票补仓计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