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唯一收入来源子公司 海投重组后盈利能力遭交易所质疑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风云再起:上海海盛上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深层
近日,一场关于资产重组的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上海某上市公司计划将其持有的上海海盛上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盛上寿”)的50%股权,转让给上海览海洛桓投资有限公司。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股权交易,背后却隐藏着上市公司深层次的战略调整与经营考量。
据了解,此次交易的标的资产海盛上寿融资租赁业务,是上市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其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占到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100%。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低迷,连年亏损,盈利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转让部分控股子公司股权成为了上市公司寻求转型与突破的一种尝试。
这一交易并未轻松过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此次交易中的标的资产评估方法、标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等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询问。关于标的资产的评估方法,草案采用了市场法评估,选取了三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作为参照企业。这一选择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要求上市公司进一步说明选取参照企业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关于标的公司的财务状况问题,特别是其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以及资金拆借情况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补充披露相关情况,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从财务角度看,上市公司在转让部分股权的也面临着持续经营能力的挑战。从ST海投的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关键指标均呈现出下滑趋势。尤其是在医疗服务资产方面,目前仅有部分项目开始运营,其他均处于筹建期,资金需求量大,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压力。此次交易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不仅是一次资产剥离,更是对未来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在此次交易中,上市公司需要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回答监管部门的所有疑问,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剥离非核心业务后实现业务的转型和升级,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股权转让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资产交易,更是上市公司面对市场变化做出的战略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需要面对和解决许多问题,包括标的资产的评估方法、财务状况、持续经营能力等。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配资炒股
- 出售唯一收入来源子公司 海投重组后盈利能力遭交易所质疑
- 大单净比高好还是低好(大单净量选股最好时机)
- 证券公司推荐买的基金靠谱吗(证券公司买基金手续费多少)
- 谨防以房养老骗局 什么是以房养老
- 股票有派钱是利好还是利空,股票有派钱利好利空大分析
- 股票短线线投资的方法有哪些,短线投资有什么优势
- 外盘与内盘怎么看?外盘内盘表示什么
- 威创股份(002308)调整非公开发行方案
- 云计算又添新兵 行业景气度不可小觑
- 地产板块投资增速回升 把握节前布局良机
- 雄韬股份最新消息(雄韬股份未来5年发展空间)
- 股票账户怎样买指数基金(股票账户可以买基金)
-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有哪些?数字货币交易有什么特点?
- 期权vega什么意思(期权隐含波动率)
- 金威啤酒被收购为什么说是不成功的?金威啤酒被收购问题出在哪里
- 为什么中国企业要赴美上市,赴美上市和国内上市有啥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