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G20达成共识 不以竞争为目的进行货币贬值
【易纲在G20达成“不以竞争为目的进行货币贬值”的共识】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G20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央行始终坚持人民币市场化,并与G20成员国达成共识,不以竞争为目的进行货币贬值。
面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始终差强人意,IMF等国际组织多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背景下,易纲在发布会上就G20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和潜在风险进行了阐述。他表示,G20成员国承诺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强劲、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
在回答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时,易纲强调,始终坚持市场化取向,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近期的汇率波动是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上,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他明确指出,人民币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稳定性更强。面对美联储加息和英国公投脱欧等事件冲击,人民币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易纲表示汇率对实体经济有影响,因此保持汇率合理均衡非常重要。G20成员国达成共识,不以竞争为目的贬值货币,并进行更紧密的汇率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汇率的稳定。
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议题,易纲表示,中方将继续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他强调,下一步的改革将致力于提高全球金融治理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中方将积极参与相关讨论和合作,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易纲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共赢之路,全球稳定之锚
易纲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观点独树一帜。他强调,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确保这些规则不仅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也要平衡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他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公平和有竞争力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能及时识别风险、预警危机,甚至在危机发生时有效处置。想象一下,一个稳固的金融环境,那是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石。
今年在G20峰会上,中国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做了五方面的重要工作。我们研究了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人民币现已成为SDR篮子货币之一。中国开始用美元和SDR发布相关数据,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决心。世界银行成功发行的SDR债券,就是我们努力成果的见证。
第二项工作是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通过多边合作和区域安排来应对可能的危机。我们还将开展清迈倡议多边化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合演练,检验我们的危机应对能力。
在完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方面,我们强调了加强主权债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巴黎俱乐部的讨论,吸纳更多新兴债权国参与,以平稳处置未来的主权债问题。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参与度,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改善资本流动监测与应对,更好地提前预防风险、预警危机。
当谈到SDR债券发行的具体情况时,易纲详细介绍了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成功发行的首批SDR债券。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易纲还谈到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制定背景和意义。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普惠金融变得尤为重要。让边远地区的老百姓、农村的老百姓和低收入群体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这是普惠金融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更是支持经济增长、助力脱贫、促进教育的重要工具。中国在与G20各国共同讨论下,制定了一系列高级原则,旨在用数字技术实现低成本的普惠金融。
三、构建普惠金融,打造数字金融法律和监管的稳固框架。
四、全面加强数字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人铺平金融服务的道路。
五、高度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筑牢金融服务的基石。
六、持续推进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让金融智慧照亮每一个角落。
下一步,这些高级原则将被提交至杭州峰会,等待领导人的审阅和背书。各国可结合国情,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国别计划,以实际行动落实普惠金融的宏伟目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关于绿色金融的新意究竟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这一新概念?
易纲回应:等七部委最近发布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正是对这一议题的具体回应。在筹备G20绿色金融议题的过程中,中国与英格兰银行联手牵头,共同研究这一重要议题。绿色金融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融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与支持的结合,动员更多的私人部门参与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融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不仅在理论上,更在行动上积极实践。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占全球同期发行量的40%,显示出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决心与实力。
新华社望提问:全球负利率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新兴国家中。关于竞争性贬值问题,G20是否将达成某种共识?接下来一两年全球负利率状况将如何发展?关于IMF改革,后续有哪些实质性推进?
易纲表示:关于负利率问题,各方观点不一。实施负利率的国家和地区多数认为有效,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也有正面评价。但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则指出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需全面考虑,包括消费者和储蓄者的感受、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对投资的影响以及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长期影响等。至于货币竞争性贬值问题,需综合评估。中国支持IMF的改革,并一直推动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经济参考报提问:M1和M2增速扩大,显示企业持币待投倾向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并存,货币政策基调会否调整?
易纲回应:面对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的差异、企业持币待投倾向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的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的。这体现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金融监管以防范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的杠杆率相对较高,因此在货币政策制定中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二、我们致力于优化信贷政策,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农业以及我们的扶贫工程。信贷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通过信贷政策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助力社会进步。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改革营造一个适度且良好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们对信贷政策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我们相信能够在支持中小企业、农业和扶贫工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将继续致力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在此,我们要感谢易纲行长的精彩发言,他的专业知识和深刻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和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深知,只有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
本次记者会到此结束。我们期待未来能在更多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再次感谢易纲行长,感谢大家的参与。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繁荣、更加进步的未来。
时间:17:04:03。在这次记者会中,我们深入了信贷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激发更多的讨论。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