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净流出超百亿元 均衡配置蓝筹股与成长股

炒股入门 2025-05-07 14:16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周四,沪指再度调整,创业板指则逆势上扬,市场风格再度切换。大金融、煤炭等周期股遭遇调整,而锂电、芯片等赛道股则活跃起来。其中,以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科创50指数呈现出强劲的中阳K线。

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流动性依然维持紧平衡状态,资金跷跷板效应显著。在结构性轮动震荡的行情中,投资者应均衡配置蓝筹股与成长股,坚持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两手抓,灵活进行波段操作。

早盘时,沪指低开后持续下挫,盘中一度跌超1%,而深成指、创业板指则高开后震荡。赛道股在调整后重新夺回主动权,一些超跌板块如教育板块也开始显现。特别是半导体及元件概念股反弹强烈,一些个股涨幅超过10%。盐湖提锂板块、电信板块、5G概念等也有出色表现。

市场并非全然乐观。金百临投资分析师秦洪表示,受全球疫情反复影响,部分经济体疫情形势严峻,导致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再度紧张。全球需求降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市场带来了压力。北上资金出现罕见的大幅度净流出,这也反映了全球资本的不安情绪。但秦洪认为,不应将短线压力长期化,外围短线波动有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历史走势显示,短线波动后市场往往会重新走强,尤其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主线更为强劲。

在市场的具体表现中,大金融板块再次上演短暂行情,但银行、保险出现大跌。对于券商股能否持续上涨,国泰君安上海研究中心的边风炜表示,市场即将进入二次探底阶段,券商板块可能是一个过渡性的板块,更适合做波段性投机。

总体来说,A股市场在经历了短线的压力之后,仍有企稳回升的可能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解市场走势背后的逻辑,做好投资策略的调整。在结构性行情中,均衡配置和灵活操作是关键。随着市场动态的快速变化,我们的投资操作也需灵活应变。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大金融等基石资产的配置力度,确保资产组合的稳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市场风向的不断转换,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波动。从春节前的消费、医药板块热炒,到后来的低估值板块崛起,再到如今的新能源车、光伏、芯片等热门领域,板块的轮动速度令人瞩目。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如何在频繁的板块切换中捕捉投资机会呢?

中信证券对美联储的政策动向进行了分析。随着美联储可能降低资产购买速度,收缩宽松货币政策,A股市场的流动性维持紧平衡状态。资金在科技成长板块与消费、金融板块之间流动明显。本周科技成长板块的震荡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价值股的机会。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风格与板块间的平衡过程中,市场重心正逐渐从成长向价值偏移。尽管风格切换预计要等到三季度末,但在配置时,应坚持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两手都要抓的原则。对于成长板块,应从高位赛道转向相对低位赛道进行布局;对于价值板块,可关注消费和医药等高景气的领域。

海通证券则提醒投资者,在操作中应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锁定。对于短线获利的个股,应及时减仓以锁定收益。在中报披露窗口期,业绩不确定性将加剧个股波动,市场短期或将继续处于震荡期。但整体而言,市场逻辑并未发生改变,内部风险释放后,成长股仍具有优势。在配置时,除了关注大金融和价值板块,还应均衡配置成长股。可继续关注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源、储能等相关领域,对于已经跌出估值安全边际的优质赛道品种,也可适当关注。行业方面,可关注军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具有潜力的领域。

在市场波动剧烈、板块轮动快速的当下,投资者应灵活应对,既要关注大金融等基石资产的配置,又要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投资机遇。在配置时,坚持价值+成长的均衡配置原则,同时注重左侧布局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中稳健前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记者:黄都

上一篇:5月17日热门主题基金及龙头股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