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摘要】互联网消息,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今年将适时推出“深港通”,打造持久的发展动力。部分银行针对高端客户重启股市配资业务。国家自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涵盖建筑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楼市调控政策继续收紧,银行加强资金流向监管,严防资金绕道进入楼市。
中国证券报专区:
李克强今年将择机推出“深港通”: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今年将适时推出“深港通”,这一消息无疑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此举旨在深化金融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持久的发展动力。李克强还强调了调整结构的重要性,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意味着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将告别营业税,转向增值税,为各类企业提供税收减负的机会。
楼市配资玩法生变:随着监管加码,楼市配资的隐形杠杆产品并未停止。银行开始收紧涉及房地产交易的贷款业务,各地银行开始紧急排查贷款资金去向,防止资金绕道进入楼市。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也进一步明确,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新的机遇。
上海证券报专区:
资金逆转入市积极:经历春节前后的红包行情后,市场再度下探。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消解及利好消息的叠加,市场走出强势的春季上升行情。公募基金开始呈现净申购状态,部分大型基金公司ETF份额激增。在机构看来,春生行情有望得以延续。
部分银行重启高端客户股市配资:部分股份制银行近期面向高端客户重启“一对一”结构化产品,客户门槛较高。尽管投资者情绪尚在恢复中,但目前适格客户对此反应平淡。
首批不良试点产品即将面世:随着《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的发布,首批六家银行的不良试点产品即将落地。这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先前推测,首批不良产品的基本资产以对公不良资产为主导,似乎与零售业务的不良资产相去甚远。随着指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这一猜测得到了证实。
雅百特今日公布了新的定增计划,拟以每股26.28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80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超过十亿。这笔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雅百特的股票复牌定于3月25日。令人瞩目的一点是,此次定增的认购方中汇聚了中植、复星、海尔等众多明星机构。
财政部网站发布了四个重要文件,标志着全面营改增细则的落地。对于大家关注的二手房交易增值税问题,文件明确规定:个人购买的住房若不足两年便对外销售,需全额缴纳5%的增值税;而对于购买两年以上(含两年)的住房,则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地区得以实施。
沪深楼市的调控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经过密集的调研和部署,上海房地产调控新政即将出台。而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也在3月23日发文,全面收紧房贷审核。
首批基金年报已经出炉,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基金经理的趋势预判。安信基金、浙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基金经理们普遍持谨慎态度,并青睐于改革创新中有确定性成长的龙头股。
南玻A的2015年年报显示,前海人寿在去年底进行了部分减持,持有公司股票的数量减至3.57亿股,较之前减持了约1.13亿股。尽管南玻A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却下滑了28.5%。
全面营改增的四大细则已经出炉,预计减税规模将超过五千亿。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针对非普通住房的增值税政策也相应出台。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营改增对市场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能有效推动税收改革并促进市场发展。这一改革有望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如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的专区栏目,获取更多行业动态和市场信息。请关注证券日报的专区报道,以获取更全面的市场动态和深入分析。“二师兄”再度成为焦点,3月份CPI走势显现分歧
随着国家发改委数据的出炉,截至3月9日,全国生猪平均出厂价格攀升至每公斤18.62元,同比上涨52.8%。猪粮比价也持续高企,达到9.131,敲响了黄色预警。搜猪网的数据显示,3月的第二周,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继续上扬,较去年同期的价格涨幅高达64.43%,并在3月21日创出了历史新高。
这一波“二师兄”的涨价潮引发了市场对3月份CPI走势的广泛关注。尽管数据呈现出强势上涨的态势,但对于未来的走势,市场却出现了分歧。
深港通开通在即?总理9天两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再次强调了推出“深港通”的计划。这是总理在短短9天内第二次就深港通表态。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李总理的连续表态与当年的“沪港通”情景相似,预示着深港通的开通已经指日可待。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郑虹表示,如无意外,深港通今年推出应该是板上钉钉。
新三板首只优先股成功发行,非金融企业热情高涨
全国股转系统透露,新三板挂牌公司中视文化成功发行了首只优先股“中视优1”。这一消息为新三板的市场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期待。今年三月以来,已有更多企业发布发行优先股的预案,其中非金融企业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显示出在新三板市场中,非金融企业的融资需求正在逐渐增强。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新三板的市场热度也在持续上升。优先股的发行不仅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也标志着新三板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资本市场的动态和分析,敬请关注《证券日报》的精彩报道。在这里,您可以洞察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