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9.99%!五一内地到港仅119人,香港零售业太难了

炒股入门 2025-05-04 06:39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香港零售业遭遇五一长假重创

随着2020年春节后疫情的蔓延,中国香港零售业已陷入漫长的寒冬,损失惨重。五一黄金周的到来,并未给这个已经疲惫不堪的行业带来任何复苏的迹象。

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披露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内地赴港游客人数锐减,与2019年五一相比,游客数量同比暴跌近100%。这一惨淡数据背后,反映出香港为阻止新冠疫情输入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显著,但同时也让零售业、旅游业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机会,行业寒冬仿佛直接进入了“冰河时代”。

香港的零售业和旅游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们的萎靡不振导致香港经济在2020年一季度陷入严重衰退。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同比下跌8.9%,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季跌幅。

海港城这座曾经熙熙攘攘的购物天堂,如今也门可罗雀。作为香港零售业的缩影,海港城见证了香港零售业的兴衰。而奢侈品销量最为火爆的海港城,对香港全年总销售额的贡献达到30%。中国内地旅客的缺失,使得海港城的销售金额大幅下降。

据香港特区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表示,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堪称史上最冷清的假期,内地访港旅客量几乎为零。与此相反,内地旅游市场却已逐渐回暖。

香港零售巨头也未能幸免。莎莎国际作为香港化妆品零售的龙头企业,预计截至2020年3月底的财年将亏损5亿至6亿港元,这一亏损额度将创公司历史新高。

这一系列惨淡的数据背后,反映出香港社会冲突与疫情的叠加影响。香港零售业已经从寒冬直接进入了“冰河时代”。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香港零售业和旅游业恐怕难以复苏。这个五一长假,无疑是香港零售业最为惨淡的一个假期。面对业绩的下滑和环境的压力,莎莎国际在近期面临了严峻的经营挑战。据其公告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的营业额仅为892.4百万港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惊人的56.5%。特别是在香港及澳门特区,营业额暴跌62%,同店销售额也大幅下降,跌幅高达59.6%。此前的三个季度,莎莎国际在香港和澳门的业绩虽然有所下滑,但并未出现如此剧烈的跌幅。显然,本地社会事件与疫情的叠加冲击,让莎莎国际的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在二级市场,莎莎国际的股价表现同样令人担忧。自2018年6月以来,其股价从高峰时的5.3港元/股跌至当前的1.4港元,累计跌幅超过73%,总市值蒸发超过121亿港元。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莎莎国际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压缩成本。据公司表示,自今年3月至5月份,高管层的薪资将减少40%,其余基层员工薪资将降低10%至15%,同时员工福利标准也会相应降低,以在短期内为公司节约约30%的成本。尽管如此,香港零售业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莎莎国际以外,其他奢侈品品牌在香港的市场表现也在恶化。昔日的繁华商铺纷纷撤离香港海港城等核心商业区。就连曾经销量冠军的海港城也主动为商铺业主降租50%,但依然无法挽回商家的撤离。意大利奢侈品品牌Valentino和Prada相继关闭了在香港的店铺。而那些仍在坚守的品牌则不得不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在五一黄金周期间,香港的DFS商场推出了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许多奢侈品牌甚至推出了全场五折的优惠。这无疑是罕见的景象,反映了香港零售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尽管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努力表达对香港经济的信心,但她也警告说社会事件和经济压力仍可能影响香港的长期经济前景。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挑战。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从去年的第三位跌至第六位,被上海超越。这标志着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报告指出,香港的经济增长受到全球经济贸易动荡和社会事件频发的影响。如果香港能稳定其政经格局并与深圳加强产业合作,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得到巩固。当前香港的零售业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商业区空铺数量不断上升,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