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活力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表彰了众多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中,上市公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分析人士认为,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新动能。随着科技与资本的融合,资源要素不断向科技领域聚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众多公司已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从近年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获奖数量不断增长,涉及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共有73家上市公司参与了项目获奖,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机械装备、半导体照明、航空安全等重要领域,并且在生态环保、清洁能源、食品安全等民生相关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制造业公司是主力军,涵盖了计算机及通信、农副产品加工、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多个子行业。
权威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之所以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培育新经济和形成新动能上取得突破,是因为这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5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支出在亿元以上的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成长的关键驱动力。多家公司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发布公告,指出科技创新将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例如,国星光电、华泰股份和苏大维格等公司都因为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而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这不仅体现了这些公司的技术进步和研发实力,也提升了它们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以科技创新驱动为着力点,提升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他建议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加快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支持和深化改革的推进,相信上市公司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全面深化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并购重组新篇章
随着科技浪潮的汹涌而至,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在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证监会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以并购重组为重要手段,全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激发市场活力,丰富并购重组交易工具和融资选择,并购重组监管法规的适应性和包容度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了重组上市作为市场工具的中性定位。这一改革简化了重组上市的认定标准,取消了净利润指标,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一举措更好地发挥了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功能,为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产业换代、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并购重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表示,并购新业态、科技类等战略性方向的公司是当前并购重组的一大新趋势。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存量调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并购重组“分道制”扩容是监管层降低战略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制度易成本的重要举措。在原有产业支持的基础上,2019年证监会进一步扩大了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的“豁免/快速”通道产业范围。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在内的相关产业资产,都被纳入了这一通道,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并购重组的效率。
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并购重组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11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共发生了975单并购重组交易,涉及金额高达5290亿元。这一数据相比于2018年有了显著的提升,显示出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强烈呼应。
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响应科技创新的号召,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全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全面深化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并购重组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资本市场将更加繁荣,科技创新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