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混改最深层 国企员工持股试点意见落地

学习炒股 2025-05-08 00:56学习短线炒股www.xyhndec.cn

【深化国企改革,员工持股试点意见正式落地】

近日,国资委联合财政部和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这一意见标志着本轮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在员工持股试点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政策措施。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此次发布的员工持股试点意见触及了国企改革最深层和最敏感的问题,预计会对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他指出,虽然《试点意见》明确央企二级以上企业及部分省级国有企业暂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但这一政策的出台仍折射出有关部门对员工持股问题的谨慎态度。

《试点意见》强调分类、分层、分阶段推进员工持股试点。在分类推进方面,根据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不同情况,规定了三种适用情况。而在分层推进上,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这种分层分类的推进方式显示出了有关部门的高度慎重态度。

对于试点企业的条件,《试点意见》也有明确要求,包括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股权结构合理、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等。为了保障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试点意见》明确员工持股试点将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方式开展。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于中央企业及其二级子企业、省级国有一级企业暂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管理层级多、业务种类多,涉及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实施员工持股操作具有较大复杂性。

在推进过程中,《试点意见》强调试点先行,并明确选择少量企业开展首批员工持股试点。“以岗定股,动态调整”的原则也被强调,意味着员工持股将主要面向骨干员工,而不是全员持股或平均持股。

这一员工持股试点意见是本轮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一步,体现了有关部门在推进国企改革时的审慎态度。通过分类、分层、分阶段的推进方式,以及“以岗定股,动态调整”的原则,旨在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动态调整”理念是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旨在确保员工股权与公司人员结构相匹配。这一计划不仅强调新进人才获得股权的重要性,还明确提出离开企业的员工将不再持有股权,从而确保股权的流动性。这种进退有序的机制能有效防止股权固化,激发企业活力。

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的国企高管看来,《试点意见》展现了全面的规范性要求,其中的各项指标都具备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这种清晰的界限划分,从根本上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股权结构方面,《试点意见》明确了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后,应维护国有股东的控股地位,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34%。在员工入股的过程中,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确保员工入股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评估值。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入股价格则按照证券监管的相关规定执行。

关于员工持股比例,《试点意见》设定了明确的上限,总量原则上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则不超过1%。这样的规定确保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持股员工范围上,高级领导人员的持股行为受到严格限制,直系亲属在同一企业的持股人数也仅限一人。

至于持股方式,员工可以选择以个人名义直接持股,也可以通过各种持股平台如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资产管理计划等持有股权。采用资产管理计划方式持股的员工,需注意不要使用杠杆融资,同时持股平台不得从事除持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

《试点意见》还明确了员工持股的锁定期要求,即不少于36个月。锁定期满后,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的股份比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得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

对于这一政策,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解读和评论。有些文章深入了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以岗定股动态调整 科研院所先行先试”、“国企员工持股意见出台 鼓励骨干持股”等。还有一些文章对国企员工持股试点进行了积极评价,认为这将激活企业活力,点燃分析师的掘金热情。《试点意见》的推出对于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