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期达52周!功率半导体新一轮涨价潮来袭 国内厂商迎来机遇与挑
今日早盘,第三代半导体及元件概念股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整个板块涨幅超过4%。其中,聚灿光电(300708)涨停,涨势迅猛,派瑞股份(300831)涨幅超过10%。金溢科技(002869)、新洁能(605111)等也表现强势,同样迎来涨停。而全球功率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的新一轮产品涨价计划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媒体报道,英飞凌计划将MOSFET的涨幅提升至12%,这一调整预计在本月中旬执行。除了英飞凌,多家功率半导体厂商近期也纷纷宣布涨价计划。ST公司宣布其全系列产品将从6月1日开始涨价,安森美也宣布部分产品价格上调,生效日期定于7月10日。这一轮涨价潮的背后,反映出市场对功率半导体产品的旺盛需求。
当前,市场对二三极管、晶体管、低中高压MOSFET、IGBT等功率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部分进口产品的交货期长达52周,国产产品的交货期也长达三个月。功率半导体市场,尤其是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产品,面临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状况使得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周期得以延续。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进口IGBT就存在缺货现象,MOSFET也在2020年初的疫情暴发后进入了缺货周期。汽车半导体中,功率半导体的占比最大,约占汽车半导体市场的43%。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对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由于汽车供需缺口的增大,中短期内功率半导体厂商的产品销售前景看好。
除了英飞凌,全球其他的功率半导体厂商如ST、安森美、安世半导体等也都在近期发布了涨价通知。这一系列的涨价通知使得功率半导体的国产替代进程得到了客观的推动。国内的品牌如士兰微、新洁能、苏州东微、华微电子等国产芯片产品对进口产品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市场,中国在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5%左右。在新基建的产业环境下,5G、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产业对功率半导体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受全球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半导体供需出现严重失衡,这也促使功率半导体的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从数据上看,国内新兴产业市场对功率半导体的增量需求巨大。目前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仍被国外巨头垄断。根据Omdia的数据,2018年全球排名前十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全部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合计市占率高达60%。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自给率偏低,国产替代仍有巨大空间。他们认为功率半导体的国产替代确定性较高,并认为国内厂商在制程工艺、封装设计和新材料迭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海外市场功率半导体供应短缺的背景下,国内厂商获得了补位的机会。目前,国内已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如捷捷微电、闻泰科技、扬杰科技等涉足功率半导体领域。由于产线生产负荷饱满且订单能见度高,国内不少功率上市公司已经启动扩产计划。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供应的紧张,预计未来功率半导体市场将继续保持高热态势。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版图中,功率半导体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扩张热潮。据统计数据显示,【相关上市公司】(具体名称暂未披露)以及台基股份、闻泰科技、扬杰科技、华润微、士兰微和斯达半导等知名企业,均已高调宣布其扩产计划。这七家领军企业的扩产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惊人的351.52亿元。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扩张浪潮中,我们可以看到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繁荣景象。如今,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而晶圆产能的紧张状况众所周知。作为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厂商,英飞凌、ST、安森美、安世半导体等公司已经率先开启涨价模式。这一市场态势,对国内厂商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功率半导体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晶圆产能的提升却面临诸多困难,这也使得功率半导体的供应变得紧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厂商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与国际巨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战略方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这场扩产热潮,既是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的一次集体发力,也是他们向世界舞台进军的一个信号。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国内厂商能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