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收购对于深发展的时间,最后花了多少钱?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蓬勃发展催生出无数新的机遇与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引人注目的商业事件逐渐展开平安收购深发展。让我们一同这场金融界的联姻如何逐步走向现实。
回溯到2012年8月2日,那一天,“深圳发展”证券的缩写换上了新的名字“平安银行”,标志着这场金融巨头的联姻正式落下帷幕。这场被人们亲切称为“平申爱”的保险公司并购案,以其波澜壮阔的历程成为了业内的佳话。中国平安与深发展携手,平稳过渡,共同书写了一段金融界的传奇。
这场并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7月23日。当时,深发展的控股股东新桥投资开始筹划退出计划,业界纷纷猜测谁会接手这一金融巨头。中国平安最终成功认购了深发展最多5.85亿股的股份,并接受了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持有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平安一跃成为深发展的最大股东。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开启了并购的序幕。
中国平安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实力和保险资金。其中,平安人寿所认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资金等负债期限超过20年的责任准备金。这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和股份认购,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公司最终持有深发展超过半数的股份,使其成为其控股子公司。深发展也持有平安银行约90.75%的股份,成为平安银行的控股子公司。这一并购不仅是一次资本的融合,更是一次企业文化的交融。
在并购过程中,人事整合是先行的一步。在吸收合并的法律程序结束之前,平安银行已经整合了深发展的高级人员。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整合的核心和难点。尽管中国平安在并购初期强调了“不裁员、不降薪、不降职”的承诺,但在整合初期仍然面临人员的大幅波动。深发展的老员工普遍不适应、抗拒“保险”严格的绩效考核,这也成为了整合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很早就确立了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发展方向。在多次尝试收购银行的过程中,如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参与竞标广东开发银行等,中国平安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成功收购深发展,并将其纳入中国平安的金融版图,为其综合金融服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平安收购深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更需要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整合能力。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金融行业的格局,也为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K线图解
- 中国平安收购对于深发展的时间,最后花了多少钱?
- 粮食股票龙头个股分析,粮食股票市场现状
- 现在还没有涨起来的股票有哪些,上市公司股价上涨靠的是什么?
- 中顺洁柔(002511)产能布局再下一城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 恒顺醋业(600305)聚焦香醋 打造过亿产品、过亿区域
- 怎么抓住缩量上涨股票?应对缩量上涨行情有哪些策略?
- 213002基金分红的日期(近期分红)
- 正业科技(300410)各业务板块业绩发展良好 定增持续推进
- 房开商要求开通海通证券账户(海通证券是干嘛的)
- 股票成本负数什么意思(股票成本是负数清仓后怎么算)
- 股票发生大宗交易券商操作的吗?股票发生大宗交易好吗?
- 巨星科技(002444)收购Leica旗下PT公司 激光产业
- 职工持股有什么好处(国企职工能否在民企投资持股)
- 007143盘中估值(160926盘中估值)
- 如何选一只好股票及好公司的特点,选股的注意事项
- a股上市公司要满足哪些条件?公司可以在a股与b股同时上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