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机构证券研究监管升级
日前,华东某券商分析师因未经合规审查私自发研报而被监管部门约谈,所在公司也因此收到警示函。这一事件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券商机构证券研究的重视与监管的升级。近年来,未经审核私自散发研报以及盲目唱多上市公司股价等行为被频频通报批评,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业内人士眼中,监管层对券商研报的把控愈发严格,对于研究所的内控管理和合规流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前,券商研究所业务正在寻求转型,以更广泛地满足买方等机构客户的需求。微信群等社交媒体成为了分析师联络客户的重要渠道。部分分析师为了抢时间,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通过社交媒体将研报公开发布,这种行为已经触及了证券研究的监管红线。
除了私自散发研报外,一些盲目吹捧上市公司和闭门造车的研报也频频遭遇市场的质疑。去年,某牛股公司的澄清公告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针对某券商的研报进行了逐条澄清,否认了研报中的部分不准确信息。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一些个股虽然获得了券商的“买入”型评级30次以上,但股价却累计下跌,相关研报频频遭遇市场打脸。这引发了市场对研报投研价值的质疑。
有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前不少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和参考价值有限。调研不扎实、报告内容潦草、逻辑难以令人信服的情况屡见不鲜。真正的有价值的、能够指导投资的研究报告非常稀缺。在此背景下,券商投研监管正在不断升级,旨在打击投研业务的乱象。
如今,许多公司都要求分析师在接受媒体约稿或公开发表评论时必须经过允许。所有发布的研报都需要经过公司、研究所的多重风控合规审核。研报不得涉及明确的估值预测、点位预判或给出明确的投资建议。对投研岗位的要求更加细化和严格。
去年10月,证券业协会针对科创板研报出台了相关细则和规定,旨在提高科创板公司投资研究报告的质量,规范研报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估值和定价。这一规定有利于让科创板的估值更加专业和合理。未来,规范上市公司估值定价体系还需要依靠市场的逐步扩容,吸引更多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进入,从而推动券商投研报告更多地关注行业前景判断等基本面相关因素。这样的变革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投资研究和估值定价水平。
K线图解
- 券商机构证券研究监管升级
- 涨停板量比是负的(量比抓涨停板)
-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都有哪些?增值税是什么?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 全球最大自贸区RCEP 是什么
- 英国脱欧纪念金币售罄
- 股票印花税是什么,股票印花税税率是如何进行计算
- 股票狂涨后交易量萎缩,狂涨后交易量萎缩意味着什么?
- 怎么看一只股票的目标价,股票目标价如何计算
- 股票量化交易算法,量化交易的特点及交易策略是什么?
- 如何进行股票沙盘推演,股票沙盘推演的不同方式
- 大数据迎黄金期 基金三主线掘金
- 沪深三大权重是什么(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权重)
- 什么是股票涨停?涨停股怎么卖出?
- A股持续震荡 蓝筹主题基金配置价值将持续提升
- 国联股份一季报出炉,净利润同比增长85.99%
- 喜临门(603008)进入转股期 股价催化剂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