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是多少,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
个人所得税:深入了解费用扣除标准与改革历程
当我们谈论个人所得税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推动税制改革而制定的一项税收制度。那么,究竟个税起征点是多少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始于1980年9月1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自此,个人所得税逐渐在中国发展壮大,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了解个税起征点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税率有哪些。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首先是工资及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人的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被划分成不同的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有7个级别。
其次是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一般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按照年度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为35%,最低为5%。
对于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及其他所得,均按照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同样引人注目。在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启动,当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个税起征点也在不断变化。例如,在1986年,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实行了统一的个人收入调节税,纳税扣除标准降至元,而外籍人士的800元标准没有变动,形成了内外双轨的标准。此后,个税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到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这是近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数字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收入的关注与照顾。
依法缴纳税收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通过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和改革历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税起征点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这不仅关乎我们的钱包,更关乎国家的财政体制和长远发展。以上,就是关于个税起征点的相关内容。
K线图解
- 个税起征点是多少,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
- 坚定看多后市 公募基金掀起大手笔自购潮
- 如何做出明智的炒股与炒白银决策
- 天祥新材料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 网为该笔收购的价格约为4000万美元
- 白酒板块涨0.29% 青青稞酒涨幅8.10%居首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4% 恒指涨幅扩大至1.7%
- 乐视网(300104)打开跌停后迅速拉升涨逾5% 换手超20
- 达华智能(002512)融资融券信息(05-12)
- 中航重机(600765.SH)非公开发行不超1.56亿股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核
- 河化(000953.SZ)预计上半年同比减亏47.71%-59.02%
- 三大指数震荡拉升创指涨1% 养殖业表现强势
- 英威腾(002334)轨交子公司引入国资战略投资者 有利于轨
- 福莱特玻璃目标价调低至3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 三美股份股票的投资价值如何
- 中国银行纸黄金价格走势图最新查询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