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国际重组夭折 并购基金被指存风险

期货交易 2025-05-08 10:57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华信国际重组夭折,并购基金设立存风险】

华信国际(股票代码:002018)于4月15日宣布终止长达10个月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原因是无法在停牌期间完成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公司宣布设立一只规模达300亿元的并购基金,以实现在“能源+金融”领域的外延式扩张。伴随着这一消息的是华信国际连续多日的一字跌停。

华信国际投资关系部总监刘晓杰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停牌时间已经很久,继续停牌未得到交易所的批准,因此只能复牌。”

业内人士认为,连续多日的跌停一方面是因为华信国际从高位停牌,未曾经历去年的股市暴跌,属于补跌;另一方面,市场对公司长时间未能完成重组表示担忧。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终止,实际上是为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以“能源业务为主,金融配套为辅,具备超强实力的跨国集团”。华信国际计划将控股股东上海华信旗下的能源及金融主体海南华信注入上市公司,海南华信拟投资和收购包括捷克J&T金融集团、华信证券、万达期货、洋浦石油储备基地项目等在内的多个优质能源和金融资产。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者向记者透露,华信国际是中国华信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其营收只有80亿元,而注入海南华信及其他拟投资和收购的资产后,营收可能将增长十倍,净利润也将大幅增长,进而带动股价大涨。尽管华信国际回应称此次终止不影响公司战略实施,但投资者仍对直接并购存在的盈利不确定等风险表示担忧。

华信国际还面临着人事动荡的问题。自2013年借壳华星化工上市以来,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和并购,布局天然气和能源贸易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华信国际近期进行了密集的人事调整,包括总经理在内的12名高管同日提出辞职,占到该公司高管人员的70.6%。

对于设立并购基金,华信国际表示,这是为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借助基金扩大资金杠杆,延续收购势头,并提升上市公司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设立并购基金还可以避免直接并购存在的盈利不确定等风险,保证公司稳健发展。投资者提醒,油气行业低迷、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环境动荡及经济下滑等因素都会给经营带来不确定性,股权投资具有周期长、流动性低的特点,未来存在投资失败及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项目本身也面临退出风险。

华信国际在面临重组终止、人事动荡以及行业不确定性等多重压力下,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华信国际近期的人事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久之前,公司宣布了新的管理层名单,总经理一职由孟繁明接任,崔振初和黄茜则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刘正东和孙勇被选为公司的独立董事候选人,而邢根苗则成为公司监事。这一变动标志着华信国际的全新管理层已经顺利就位。

对于这次人事变动,华信国际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在去年成功剥离农化资产后,主营业务转向能源及金融产业。为了顺应这一转变,公司对人员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为了承接原农化业务,公司成立了子公司,而原本负责农化的高管现在在子公司中继续发挥他们的才能。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统计,2015年共有1020家上市公司的员工薪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涨薪幅度最大的要数华信国际,其增长率高达惊人的2058.81%。在2014年,华信国际的员工人均薪酬仅为5.15万元,但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111.25万元。

对于这一数据,华信国际做出了解释。公司表示,2015年员工人均薪酬实际为5.85万元,媒体报道的数据与事实存在出入。公司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在统计本公司2015年员工人均薪酬时,未将农化板块的子公司员工人数减少的1637人计算在内,而是用总体薪酬发生额除以2015年期末公司实际人数(91人)导致的。

尽管最近三个月内没有机构对华信国际发表评级分析,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但从这次人事调整和员工薪酬的变化来看,华信国际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变革。未来,我们期待看到华信国际在新的管理层的带领下,能够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并重新获得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上一篇:沪股指数今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