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平违规减持背后:大比例质押股权 深南股份一直在“转型”
今年三月,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岭创投)宣布清盘计划时,周世平承诺以其持有的红岭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以及个人所有可变现资产为红岭创投的清盘计划进行担保,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安全。周世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享有盛名,其于2015年7月通过股权受让成功入股某公司,并在随后多次增持,稳固了其在公司的控制地位。
随着深南股份(股票代码:002417.SZ)实控人周世平因违规减持股份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这位商业巨头及其关联公司被推至公众视野。这一事件也侧面反映出周世平资本运作的现状。据悉,周世平在深南股份所持有的股份中,有高达62.28%已被质押。原定的回购日期也从今年7月被延期至2020年6月12日。
深南股份的公告显示,周世平因未按规定披露减持预披露公告等违规行为收到监管函。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周世平在首创证券办理业务时因违约被强制处置,导致减持违规。据了解,周世平将其持有的公司大部分股票质押给首创证券以获取融资担保。《中国经营报》调查发现,今年6月,因周世平未能按期回购其质押的股权,首创证券开始处置其部分股权,导致被动减持。目前周世平及其一致行动人红岭控股在深南股份的持股比例合计为27.28%。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减持股份来源于协议受让。
透镜公司的研究指出,周世平作为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其未按规定披露减持预披露公告且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这些行为均违反了相关法规。目前,深南股份并未公开回应关于周世平不能如期回购其所质押股权的原因。深南股份的股价若再度跌破新的平仓线,周世平所质押的股份可能会被强制平仓,这可能导致实控人变更。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周世平仍在尝试推动深南股份的业务转型,主要方向是金融业务的逐渐关闭和转型。未来深南股份的命运如何,仍需关注其后续发展以及周世平的资本运作策略。此前,深南股份调整了旗下P2P平台亿钱贷的增资计划,将原本计划的9180万元增资额度大幅缩减至仅1000万元,红岭创投则选择了自愿放弃增资权利,实际增资额度缩水高达94.4%。这一调整反映了深南股份对金融业务的逐渐关停。
深南股份在互动易上的回复明确表示,公司正在逐步放弃类金融业务,转而专注于大数据信息服务业。其主要产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如大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可视化报表系统等,以及云终端软件等。公司还涉足大数据一体机的研发与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周世平接手深南股份后,公司的业务重心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讯业务被逐渐放弃,转而投向“计算机技术服务+类金融”双业务模式。公司还计划转型进军军工领域。
今年5月,深南股份宣布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威海怡和的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深南股份将进军军工专用装备制造领域,这有望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还与中国新兴交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计划增资中华新兴能源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寻求与央企的合作机会。
深南股份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周世平的一系列违规行为以及股份质押问题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自周世平入主以来,深南股份的经营业绩一直不佳,连续四年出现亏损。
尽管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周世平承诺为红岭创投的清盘兜底提供支持,但目前来看,这一承诺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红岭创投的清盘进展并不如周世平计划的顺利,目前仅完成了原定计划的31%。
在此背景下,深南股份的跨领域转型、经营业绩以及周世平的承诺引起了广泛关注。市场观察人士对于深南股份的未来走向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深南股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才能实现稳定发展。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深南股份在大数据和军工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未来有望实现良好的发展。
对于红岭创投来说,目前的清盘进展并不顺利,待兑付的款项仍然庞大。投资者对于红岭创投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期待。他们希望周世平能够兑现承诺,为红岭创投的清盘兜底提供支持。最终的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