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再推进 中小投行备战精选层
全国股转系统在3月30日正式上线了新三板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等业务系统。此次上线是全国股转系统为配套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而做出的重要举措之一。与此全国股转公司也对官网进行了升级,推出了“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专区”,以便更好地展示股票公开发行和在精选层挂牌的项目动态及信息披露文件。在相关通知发布后,一位接近股转系统的人士表示,经过145天的连续奋战,新三板已经技术准备就绪。当天,全国股转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系统运行平稳,但尚未开始受理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这并不意味着相关工作停滞不前,实际上,全国股转公司正在为精选层落地做好充分准备。新三板市场历经多年发展,经历过繁荣与低谷。如今,随着全面深改启动约150天后,各项细分政策正在加速落地。那么,即将迎来新生的新三板市场将如何发展呢?从技术层面来看,全国股转公司已经完成了内部技术系统改造,为新股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新系统的上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交易规则》也将全面实施。具体来说,自3月30日起,投资者在全市场的最小申报数量下调至100股,这有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大宗交易支持全天收单并调整成交价范围,做市交易也按照新的交易规则运行。虽然从交易量来看变化并不明显,但随着投资者数量和参与资金的增加,未来成交量有望明显提升。对于中小投行来说,精选层的推出为其投行业务带来了增量机会。目前已有超过20家公司从冲刺A股转换赛道,备战精选层。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5家公司公告表达冲击精选层或公开发行意向。其中,一些中小券商投行对精选层业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新三板的改革步伐正在稳步推进,投资者和企业的热情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精选层的推出和新系统的上线,新三板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发展空间。这也将带动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挑战。自2019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开源、国融、东吴、中泰和西南等券商在新三板业务中表现突出。至今,这些券商挂牌企业数量排名前五,其中开源证券挂牌家数高达62家。
随着2020年的到来,对于中小券商来说,新三板、科创板、可转债业务将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心。特别是新三板,已成为中小券商的主战场。首创证券分析师李甜露表示,那些提前布局新三板的中小券商,凭借前期积累的项目优势,将在精选层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自身带来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当前,大投行仍对新三板精选层及转板保持观望态度,感兴趣的主要还是原来的团队。而对于已挂牌的企业和新增项目来说,进入精选层并非易事,具备资质的企业数量有限。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王丽(化名)透露,其团队正在接触的项目中,只有一个有望冲击精选层。在疫情防控期间,辅导验收等工作主要通过非接触式、电子化办公以及“云辅导”进行。除了尚未组织的验收考试,审核申请资料、查阅辅导底稿、召开验收会议等其他工作都在进行中。
投行的资料备案多采用“云备案”方式,通过电子发送电子版资料进行备案,监管部门则通过邮件确认、电子翻阅底稿、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验收。对于精选层的公司,监管部门会采用现场抽查的方式代试,并在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可能组织统一考试,以验证现场抽查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于3月6日发布了《转板上市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新三板转板制度安排。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关键一步,也是本次一揽子改革中的“点睛之笔”。至此,新三板本轮改革的三大核心举措全部公布。业内人士诸海滨预测,首批转板公司可能将在2021年下半年出现。
王丽认为,精选层的出现将给新三板带来积极影响。一些因为某些非市场因素不适合去A股的公司可以选择留在精选层,这将有助于提升新三板的流动性、交易活跃度和估值定价等。新三板精选层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迈入新的阶段,我们期待着这一层次的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