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为何市场不为降息所动? 年末切换进行时

期货交易 2025-05-02 13:53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市场为何对降息无动于衷?经济未见起色与宽松受限的博弈

本周,央行降息的消息传出,但市场反应平淡,似乎并未如预期般引发强烈的波动。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一起来深入。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降息虽然是一种货币政策的调整,但其影响并非立竿见影。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依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压力并存,使得货币政策的操作变得更为复杂。央行在兼顾通胀压力的也要考虑到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的需求。尽管降息有助于刺激市场信心,但其效果并非一蹴而就。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机构抱团强势股的下跌、年初至今涨幅最高的四个行业本周表现垫底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心态与预期。年末是风格切换的时机,投资者们开始考虑“落袋为安”与“博弈逆袭”的心态,这也使得市场对于降息的反应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当前市场的风格切换背后的本质是高低估值水平的差距。市场共识过于一致,流动性环境并不支持高估值品种继续上涨,这也使得风格切换变得更为困难。投资者们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更倾向于选择低估值的品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的“地产链三剑客”地产、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因其兼具盈利的确定性、政策的确定性以及基建托底的确定性,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这些行业既具有低估值的优势,又具备高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其价值继续被挖掘。

市场不为降息所动,背后反映的是当前经济的复杂性与货币政策的微妙调整。投资者们在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时,需要更为谨慎与理性,坚持选择低估值的品种进行配置。也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数据的变化、通胀的压力以及政策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

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投资存在风险。经济下行超预期、盈利超预期波动以及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好风险管理。

市场不为降息所动的原因在于经济未见起色与宽松受限的博弈。投资者们需要更为谨慎与理性地面对市场,坚持选择低估值的品种进行配置,并做好风险管理。市场热议的“降息”周期近期备受关注,然而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从央行近期的表态到市场的实际反应,这一周期并未对市场核心矛盾产生根本性逆转。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保持定力”并警惕通胀预期发散,预示着在总量上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操作。市场对于LPR报价下行5BP已有所预期,而最小的变动单位调整并未释放出明显宽松的信号。报告中删除“房住不炒”与5年期LPR报价下调相结合,实际上更多地是为了稳定地产销售端和土地市场,以及后续的经济预期,而非启动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市场依旧处于“秋收冬藏”的状态。

关于机构集中持有的强势股的下跌信号,我们可以从年初至今涨幅最高的四个行业本周表现垫底这一现象中寻找线索。我们之前已多次提示,高估值与低估值的剪刀差触及历史极值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尽管强势股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但其性价比已明显下降。

19年是基金高收益但排名拥挤的一年,投资者对“落袋为安”的心态愈发强烈。从10月和11月基金净值分布的对比来看,部分相对收益投资者对高估值强势股的配置依赖度已有所下降。而在近期,如医药、食品饮料等强势行业出现较大跌幅,而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散点分布的变化也显示出风格切换正在发生。

风格切换的本质在于高低估值水平差距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表明市场共识过于一致,而当前的流动性环境并不支持高估值品种继续上涨。历史上年末“逆袭”行业的共同特征在于其估值相对偏低,同时还具有高ROE和高股息等特点。例如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荐的低估值行业银行、家电以及新近的地产链龙头企业,均表现出强烈的逆袭势头。

我们新增推荐的低估值“地产链三剑客”龙头公司本周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尽管整体经济表现疲弱,但地产链条的韧劲持续超出预期。市场的悲观预期与地产链的实际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使得“双低+双高”(低估值+低配置+高股息+高确定性)的地产链三剑客的投资价值被市场重新发现。

市场仍处在金融供给侧慢牛中的震荡期。年末风格切换正在发生,高估值品种的上涨在流动性压力下显得难以持续。而地产链的景气度展现出韧劲,工业品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高低估值品种的天平有继续修复的动能。在这个过程中,低估值的地产链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市场逆袭的主力军。近期,我们依然看好地产链龙头企业的逆袭之路。尽管当前地产链的股权风险溢价水平较高,但市场定价仍在逐步调整中,行业配置的优化也值得期待。对于地产链的龙头企业,如重卡、建材和工程机械等,它们正处于低估值状态,同时其景气度展现出了韧性。我们坚信,随着市场定价的进一步调整,这些企业的估值将会得到修复和提升。

本周,从行业数据看,一些领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在房地产市场中,虽然成交面积有所下滑,但仍有部分积极因素存在。汽车市场也在逐步复苏,商用车销量有所增长。而在中游制造领域,钢铁、水泥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具体来说,钢铁行业全面上涨,普钢综合价格指数涨幅明显。钢材价格本周均上涨,螺纹钢价格指数大涨4.93%。钢铁网数据显示,10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上升,粗钢产量也有小幅增长。水泥价格同样环比继续大幅上行,高标水泥均价上涨。化工品价格稳中有跌,部分产品涨跌相当。挖掘机销量和发电量也有所增长。

在上游资源方面,本周铁矿石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下跌。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同样值得关注,WTI和Brent原油期货价格略有下跌,LME金属价格指数和CRB指数也有所下滑。这可能意味着全球商品市场正在经历一些波动和调整。

在股市方面,本周上证综指小幅下跌,但部分行业如钢铁、建筑材料和采掘涨幅明显。这也反映出市场对某些行业的看好态度。基金市场同样活跃,新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额有所增加。

当前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地产链龙头企业仍具有吸引力,行业配置的优化和低估值品种的挖掘是投资者的重要任务。我们也要关注市场的波动和调整,理性看待市场的变化。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寻找那些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市场动态概览与下周经济数据展望

本周A股市场在动态估值方面呈现出一些细微变化。总体来看,A股的市盈率(TTM)从上周的16.39倍微降至本周的16.38倍,市净率(LF)则保持稳定,维持在1.58倍。当剔除金融服务业后,A股的市盈率有所上升,从26.01倍增至26.15倍,市净率也相应上升。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市盈率及市净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与此A股市场的融资融券余额截至11月21日周四,达到9727.76亿,较上周有所增加。限售股解禁方面,本周有1599.26亿股票解禁,预计下周将有338.4亿股票面临解禁。

在大小非减持方面,本周A股整体表现出净减持45.46亿的趋势。其中,医药生物、计算机和电子行业是减持最多的行业。相反,有色金属、银行和农林牧渔行业则表现出增持态势。

北上资金方面,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入额增至57.47亿元,显示出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减。AH溢价指数则有所下降,显示出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在缩小。

在流动性方面,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充裕。截至11月23日,央行进行了多笔逆回购和国库定存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含国库现金)达到3500亿元。各类利率指数均有所下降,反映出市场的资金环境相对宽松。

海外市场上,各国的经济数据呈现出差异化表现。美国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而欧洲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则高于预期。英国和日本的经济数据也各有表现。海外股市方面,标普500、伦敦富时、德国DAX和日经225均有所波动。

展望未来,下周将有多项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包括美国的三季度实际GDP、欧元区1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各国还将公布一系列与零售销售、消费者信心相关的数据,这些都将对全球股市产生一定影响。

全球股市的动态与经济数据紧密相关,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这些数据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上一篇:如何学习炒股:如何挑选期货配资公司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