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只分基挣扎在清盘线上 中融白酒进入流程成首例

炒股入门 2025-05-07 08:19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分级基金首现清盘危机,中融白酒分级成首例样本】

随着市场的波动,分级基金首次面临清盘危机,中融白酒分级基金可能成为首例被清盘的样本。自4月以来,分级B场内份额增加,平均价格杠杆下降,多只分级B折价超过10%,而分级A价格仍居高位,市场活跃度持续下降,反映出投资者参与意愿不强。

谈及中融白酒分级基金进入清盘流程,基金圈人士感叹其“生不逢时”。该基金成立之初即遭遇股市巨震,又因政策限制未能上市交易,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选择清盘也在情理之中。

4月29日将是决定中融白酒命运的关键时刻。届时,中融基金将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终止该基金合同的议案。若获得三分之二以上投资人同意,将成为首只被清盘的分级基金。

除了中融白酒,当前市场上还有其他9只同样“苦命”的基金,这些被迫只能在场外交易的纯指数型基金也在清盘线上艰难挣扎。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指出,除了股市表现不佳,监管层对分级基金管理态度的变化是导致中融白酒面临清盘的主要原因。去年8月份,监管层暂停了分级基金的审批上市,使得这些分级基金的“分级”功能失去意义,流动性受限,场内外套利活动也无法进行。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的研报指出,分级基金在2015年牛市行情中大批量发行,遗留了同质化严重、行业过度细分等问题。在市场风险偏好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若行情持续低迷,分级基金清盘或将发生更多案例。未来,具备先发优势、基金公司运作能力强、主题波段投资机会丰富的分级基金将逐渐占据市场主导。

中融白酒的境遇可谓命运多舛。该基金募集期长达近3个月,一出生便遭遇市场巨变。资料显示,其募集期间正逢股市巨震,加之监管层对分级基金的管理态度发生变化,导致该基金面临重重困境。最终,虽然成功募集近2亿元,但依旧无法摆脱清盘的命运。

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中融白酒的境遇,确实毫不为过。该基金在成立后遭遇大规模赎回,截至去年底赎回比例高达74%,资产净值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红线。根据相关规定,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这一数值或持有人数量不足,则基金有权被宣布终止。

截至4月13日,中融白酒的规模为0.53亿元,累计净值为1.007元。在清盘线上挣扎的中融白酒决定与投资者告别。中融基金发布的公告表示将召开持有人大会讨论终止该基金合同的事项主要是基于市场环境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对于清盘原因中融基金的客服回应称主要是由于指数追踪产生的费用和分级基金参与股票投资的保证金限制了基金产品更好地追踪指数此外该基金本身规模较小因此计划清盘以更好地保护存量投资者的利益。一位基金业人士认为,巨额赎回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步伐造成干扰,导致基金业绩难以保证,这是中融中证白酒基金决定清盘的主要原因。

中融白酒基金的清盘之路并不确定。根据《基金法》及相关规定,只有持有人大会有效基金份额达到总份额的1/2以上时,才能举行会议讨论清盘事宜。这意味着,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持有人大会的投票情况。此前已有基金因为出席持有人大会的有效基金份额不足而未能成功清盘。

目前,除了中融白酒基金,还有9只分级基金面临清盘的风险。这些基金大多成立于去年市场巨幅下挫的第三季度的背景下,在市场环境恶劣和监管政策变化的影响下,它们被迫成为在场外交易的纯指数型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部分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低于清盘线。例如,中融国证钢铁资产规模不足0.7亿元,前海开源大农业等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徘徊在较低水平。由于监管限制,这类分级基金的“分级”功能已经形同虚设,流动性受限,失去了场内外的套利空间。一旦有基金清盘,其他基金或将纷纷效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类基金的存在意义并不大,原来的投资者选择赎回,清盘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指出,对于A股市场而言,只有跟踪热门概念的分级基金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若分级基金的子份额不能上市交易,失去流动性,将会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若规模始终无法提升,从运营成本的角度看,基金公司选择清盘也是理性的选择。

王群航表示,自2014年底到2015年初,投资者通过分级基金赚得盆满钵满。市场大跌后,大量亏损使得投资者对分级基金失去信心。证监会考虑到分级基金机制复杂、普通投资者不易理解且前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暂缓了此类产品的注册工作。对于未能上市产品的后续安排,监管部门尚未给出明确政策。尽管市场反弹行情持续,但投资者似乎忘记了曾经的伤痛,分级基金再度受到市场追捧。

据统计,近期市场上正常交易的分级基金中,有约40%的基金场内流通份额有所增加。历史数据显示,分级基金曾给投资者带来巨大亏损。例如,富国中证国有企业改革指数分级基金去年成为亏损王,亏损额度高达百亿。

投资者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在市场波动面前,投资者仍需谨慎理性。在追求收益的不可忽视风险的存在。分级基金的诞生与挑战:投资者教育的缺失与公司的责任

在金融市场的大潮中,分级基金作为一类特殊产品,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一个显著的问题投资者教育的不足。王群航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明确指出,分级基金领域最大的挑战在于许多基金公司“只负责生,不负责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微妙关系。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对分级基金的复杂条款和投资策略往往一知半解。这类基金在下折时的净值杠杆可能会高达5倍,这样的高杠杆产品本身带有极高的风险性。令人担忧的是,对于这些风险巨大的产品,投资者准入规则却并不严格。大量对分级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缺乏深入了解的投资者纷纷涌入市场。一旦市场出现急跌行情,他们往往会陷入恐慌,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不仅可能使他们的投资受损,还可能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影响。

胡立峰,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也对此表示了关注。他强调,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改变观念,不能仅仅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他认为,“卖者有责”同样重要。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在销售分级基金产品时,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收益,更要注重投资者教育和对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尤其是在销售分级B这类高风险产品时,基金公司更应该谨慎行事,确保投资者了解其风险特性并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公司应深入反思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基金公司还应建立更严格的投资者准入机制,确保只有那些真正了解并愿意承担分级基金相关风险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投资。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是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负责。只有这样,分级基金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