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私募大佬崔军被批捕 宝银创赢最新公告露内斗隐情!精彩堪比

炒股入门 2025-05-05 11:43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近日,一场堪比宫斗剧的内斗在昔日明星私募公司宝银创赢上演。这场内斗甚至惊现假冒官网,使得事件愈发混乱和扑朔迷离。公告揭示了这场斗争的一些进展。

公告由公司第二大股东成健发布,披露了诸多令人震惊的信息。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竟然出现了假冒宝银创赢的官网,这反映了公司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

公告中提到,6月20日,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通过假网站发布信息,声称公司于6月18日召开了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议。经过查询,这个假冒网站上的确挂着“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称,并且公告栏中也有关于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的信息。

大佬崔军也被批捕。据公告,崔军于2019年5月14日被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刑事拘留,6月19日被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此前,上海虹口区公安分局已于去年11月28日以“涉嫌职务侵占”为名对崔军立案侦查。

宝银创赢的第二大股东成健团队曾指控崔军挪用旗下股权基金9000万元,投入空壳公司上海兆赢。去年10月,投资人发现基金巨额亏损后,审查了崔军的相关信息,并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除了公布崔军被抓的消息,宝银创赢还发布了另一份公告,揭示了公司内部的严重矛盾。启信宝数据显示,宝银创赢的第一大股东为崔军,持股比例为50%,而第二大股东成健持股40%。自公司产品出现问题以来,两大股东的内斗不断升级,管理层对公司情况各执一词。甚至闹出了“李鬼”官网这样的荒唐事。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今年1月3日,这个假冒网站还发布公告罢免成健的公司职务,指责其私下成立基金管理合伙企业并导致资金亏损。对此,成健团队表示这是崔军和王敏共同制造的虚假公告,并强调相关指责不属实。

这场斗争还涉及到许多严重且复杂的问题,如15亿资金的去向、1000多位投资人的基金份额赎回以及140个仲裁案件等。目前,宝银创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恢复投资人的信任。

这场内斗不仅令外界感到震惊,也反映了私募行业的内部治理问题。如何加强私募行业的监管和规范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场斗争也提醒了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要加强风险意识,谨慎投资。

宝银创赢的内斗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继续关注并报道进展。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王敏透露,成健于4月15日擅自伪造公司法人签名及创赢投资的公章、法人章和财务专用章,并更改了中基协的后台密码。他的目的是用伪造的公章骗取公司和基金财产,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勾结被开除的员工王丽萍,盗取公司网站密码和源码,并在假冒网站上发布虚假公告。目前,公司已启用新网站。

讽刺的是,当记者在百度中搜索“宝银创赢官网”时,第三个出现的就是这个假冒网站。在搜索“宝银创赢”微信公众号时,也能发现多个账号。真假官网和公众号背后的故事让人难以分辨,或许只有等到未来的法院判决,真相才能大白。

崔军作为私募圈的知名人物,曾自诩为巴菲特的忠实粉丝,并以其独特的投资手法在股市中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他旗下的宝银系公司包括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兆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宝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其中,宝银创赢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阳光私募之一,也颇受市场关注。

崔军真正引起公众关注的却是宝银系与物美关于新华百货的股权争夺战。这场争夺战可以追溯到2015年,过程曲折复杂。宝银系不仅入股新华百货,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持股比例,成为新华百货的第二大股东。为应对这一局面,新华百货多次停牌并寻求非公开发行股票以寻求控制权的稳定。

宝银系的举动远不止于此。他们不仅提出了多项议案,还通过其网站发布了公开信,将其真实目的公之于众。这些举动引起了新华百货管理层的强烈反应,双方斗争升级。随后,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宝银系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问题受到处罚。

此后,股权争夺战的形势逐渐扭转。虽然宝银系多次尝试增持股份并试图夺回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最终物美控股通过增持股份重新获得了控制权。这场股权争夺战经历了漫长的诉讼和争斗,直到去年9月物美控股的“顶格”要约收购落地后才暂告一段落。这一事件对崔军的声誉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市场对宝银系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的质疑。近日,关于新华百货的季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宝银系旗下的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3期与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6期分别持有新华百货的重要股份,合计持股超过三成。此前持股的兆赢投资产品已悄然减持。在资管领域,成为冠军容易,但如何保持长青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在私募行业,随着市场的起伏变化,曾经的私募冠军折戟沉沙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昔日大佬的陨落,也代表着中国股市粗放投资时代的落幕。

广东新价值的创始人罗伟广是近期跌落神坛的私募大佬之一。他与崔军的投资手法相似,注重一、二级联动策略。罗伟广曾在广州证券和安信证券任职,之后选择私有化并一度问鼎私募冠军宝座。他的滑铁卢事件与一家创业板公司金刚玻璃紧密相连。在罗伟广成为金刚玻璃实控人后,该公司遭遇质押危机、司法冻结、股票强平等困境,股价大幅下跌。尽管罗伟广仍持有公司股份,但其大部分股权面临拍卖,且多次受到监管层的行政处罚。

除了罗伟广之外,另一位曾经的私募冠军黄平也遭遇了挫折。黄平曾通过买进壳股在重组中赚得盆满钵满,并在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私募冠军。他的豪赌最终惨淡收场。在举牌欣泰电气后,期待被借壳的他最终面临退市的结果。创势翔的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行为也被证监会曝光并受到处罚。此后,黄平和创势翔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直到最近,创势翔被基金业协会注销,黄平的传奇故事也告一段落。

这些昔日私募大佬的陨落,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反映了中国股市投资环境的变迁。随着监管层对市场的严格监管和投资者日益成熟,粗放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私募基金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投资策略的多样化和长期价值投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投资者的需求。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上一篇:西部证券估值(西部证券怎么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