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分级时代”来临 基金公司祭出三套应对方案
【后“分级时代”来临,基金公司应对策略大】
随着证监会本月正式暂停分级基金注册工作,增量资金不再注入,分级基金的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这一消息在每日经济新闻中得到了确认。面对这一变革,基金公司如何应对?他们是否找到了分级基金的替代产品?让我们深入了解。
在分级基金大爆发之际,众多基金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运营此类产品,尤其是细分指数领域更是火热。当分级基金走向式微,现有的团队和已发行的产品将何去何从?
经过大量采访,我们了解到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目前,他们主要采取清盘、转型、发行ETF替代分级基金以及发展场外分级母基金等策略。
方案一:清盘+转型。部分基金公司选择清盘规模较小的分级基金,等待监管部门的具体指引。沪上一位分级基金经理表示,由于公司原有分级基金发展较慢且市场波动较大,决定选择清盘。已上市的分级基金A、B份额清盘时还需解决折溢价问题,因此需等具体指引出台后再操作。事实上,部分分级基金已选择清盘或转型,例如中融中证白酒分级基金选择转型为指数型基金。
方案二:发展ETF替代分级。部分基金公司量化团队选择发行ETF作为分级基金的替代品。他们开始上报ETF,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ETF的推广上。也有基金经理坦言ETF市场存在先发优势,规模扩大并非易事。
方案三:发展场外母基金规模。在场外市场成功推广分级基金母基金的公司,如富国基金,在分级基金受挫之时压力相对较小。熊市环境下,再想推广分级基金母基金效果并不理想。
关于分级基金新政,市场上有许多猜想。有基金经理表示,监管层可能通过提高分级基金门槛、提高下折净值等方式逐渐清零存量分级基金。近期分级基金市场的变化可能使监管措施的出台时间暂时放缓。
基金公司在面对分级基金时代的变革时,正在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他们希望通过清盘、转型、发行ETF和发展场外母基金等方式来应对这一挑战。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监管层的新政策,以期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在这个变革的时期,基金公司的应对策略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债市上涨带动分级A的火爆,随着固定收益性质的分级A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约定收益率3%的固收品种几乎全面溢价,部分品种的溢价率甚至高达1%~2%。这种热潮之下,分级基金A类份额出现溢价,相对的,分级基金B类份额则呈现折价状态。
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下折现象,使得其折溢价归零。在折价情况下出现下折,持有B类份额的投资者不但没有亏损,甚至能够获取折价变为平价的收益。目前分级B下折风险相对较小,监管层可能并未急于对分级基金进行严格监管。
上海某基金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也证实了这一传闻。他表示,自从股市大跌以来,关于监管措施加强的传言不断,其中包括提高分级基金门槛至50万。这一门槛与股指期货的门槛相当,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去年股市大跌后,监管层要求部分基金公司提交分级基金改进意见。基金公司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建立类似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适当性管理规则,要求投资者具备两年以上股票交易经验;二是放开分级基金涨跌停板制度。当前设定分级基金参与门槛将极大影响分级基金的发展,因此基金公司希望监管层不要出台相关措施。
部分分级基金经理对目前分级B折价或暂缓监管出台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在极端行情下,分级基金的风险会被杠杆效应放大。净值下跌时,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价格可能无法跟上净值的下跌速度,导致投资者亏损。
分级基金一度吸引了不少大客户,包括机构投资者和牛散等。但随着市场变化,大客户对分级基金的态度变得模糊。去年买入分级B的个人投资者今年资产大幅缩水,机构投资者仍主要集中在分级基金A份额。
一位华南分级基金经理表示,监管未出细则之前,客户不会有明确的抉择。对于存量分级基金,仍按照以往的投资思路进行。目前基金公司对于这部分客户暂无新的产品对接。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力度加大,分级基金市场可能会出现萎缩或转型。这场看似误会的事件背后暴露出的是基金公司营销节奏与投资者风险收益不匹配之间的矛盾。一些不适合投资高风险产品的普通人群被过度营销吸引进入市场导致了市场乱象的发生监管机构对此次事件进行反思并加强监管力度以期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如何驯服内心的投资小恶魔?一句箴言揭示真谛无交易,则无伤害。
曾经,我聆听过一些极为职业化的观点。基金公司,作为商业机构,在市场风云变幻的5000点时,似乎并无义务停止发行分级基金,更没有理由不去追求规模扩张,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重压下。在这种观点的背景下,公募的社会责任似乎成了难以启齿的话题,仿佛只是宣传时的加分项,与其实际业务并无关联。
尽管这些观点存在,仍有一些基金公司开始深刻反思分级基金,甚至早在去年5、6月市场热度最高时,就已留有一手,并未盲目跟风发行更多的分级基金。这可能导致少了几只下折的产品,而这样的良心做法才是真正的行业典范。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缺乏自我认知是普遍现象。能清楚认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但渴望超高收益的人却不胜枚举。许多投资者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敢于购买分级基金,梦想一次赚一套房,然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资金实力并不足以承受可能的亏损。这完全违背了风险与收益的守恒原理。
理财之路充满挑战,即使资金不多,知识的积累也至关重要。否则,炒股可能被割韭菜,买基金可能遭遇下折,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最终可能连通胀都跑不赢,不禁让人感叹生活的艰难。
无论如何,这一次的分级基金事件凸显了矛盾的核心。公募基金历经18年的风风雨雨,这是管理层首次出手干预某一细分领域的产品。此前已有许多逐步的控制措施,如提高申购分级基金的门槛至5万元、限制股票型分级基金的杠杆倍数、多空分级产品未能获批以及暂停所有分级基金的注册审批等,但最终还是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管理层的决策虽然显得“粗鲁”,但出于对投资者的深切关怀,显得急切而真挚。
若在梦回之际,您忘记了分级基金带来的痛苦,或是在市场反弹时,忍不住怀念分级基金的超额收益,请铭记是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共同葬送了分级基金,它仅仅是矛盾的替罪羊。投资之路充满诱惑与陷阱,要战胜内心的恶魔,需时刻警醒,理性投资。
配资炒股
- 后“分级时代”来临 基金公司祭出三套应对方案
- 安信证券2020年秋季策略会(安信证券实力如何)
- 成飞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
- 怎么判断一只股票的真实价格(股票怎么看每股多少钱)
- 基金的本钱亏完了怎么办(买10元基金赔了怎么办)
- 成本掉期点(一年期美元掉期成本)
- 监管层严控ST公司保壳 IPO数量近四百家创纪录
- 监管风向趋紧:敢死队“歇夏” 游资集体放大假
- 逆回购卖出错买入怎么办(东方财富国债逆回购怎么购买)
- 外资持仓人民币债券创纪录 中国资产吸引力凸显 北上资金持续大幅
- 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长期股权投资所有分录)
- 软银股权结构而周期股近日持续上涨
- 赢家通吃:哪些投资将主宰疫后经济发展?
- ST麦趣尔股吧(麦趣尔股票最新消息)
- 000765股吧
- 600806昆明机床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