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 深交所昨日起受理企业申请
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资本市场迎新机遇
昨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深交所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这标志着资本市场再次迎来重大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创业板在审未上会的企业有183家,另有9家企业已通过审核等待批文,有望率先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下的首批上市企业。
此次创业板的改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促进中小市值股票的活跃性,使得券商、创投公司等机构明显受益。而交易制度的变革也为金融IT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操阶段已经来临。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了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和注册程序。其中,深交所的审核期限为两个月,证监会的注册期限为15个工作日。针对“小额快速”融资,还设置了简易程序。
此次改革明确支持和鼓励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特别鼓励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坚守创业板定位,结合板块特征,设置行业负面清单,原则上不支持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新兴科技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增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制度包容性。与此审核周期也大大缩短。相比发行审核制,目前IPO注册制的申报周期已经常态化,大约在7至8个月,而非注册制的IPO发行审核周期则长达15至20个月。
在创业板注册制下,虽然对交易经验有要求,但对资产的门槛相对较低。相较于科创板的50万元门槛,创业板的要求更加亲民,只需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股票资产达到10万元即可。
据证监会安排,未来10个工作日内,深交所将集中完成IPO在审企业的重新申报。数据显示,大部分在审企业集中在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均较强,其中不乏业绩斐然的企业。例如美畅新材,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刚石线生产企业,其净利润率在短短三年内翻了十倍。
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优质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崭露头角,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最近披露的2019年企业业绩中,有63家企业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成绩单。在这之中,有2家企业的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了100%,它们分别是中伟股份和万辰生物。尤其是万辰生物,这家以食用菌养殖为主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其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在2018年增长了110.75%,而在2019年更是达到了165.38%的增长。
随着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逐步落地,资本市场的新一轮竞赛已经悄然开启。谁将成为这场竞赛的最大赢家?哪些板块又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杨德龙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表示,注册制的实施将使得中小市值股票更加活跃,而券商、创投公司等机构将明显受益于这一改革红利。这一改革不仅推动了更多优质的新兴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还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杨德龙还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是一个长期利好的消息。他建议投资者可以采取定投的策略,因为创业板指数的整体趋势依然向上。而在注册制推行后,创业板指数的长期走势也将更加稳健。
与此东吴证券的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胡翔也对此次改革表示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注册制的落地将优化审核效率,推动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对于券商来说,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他们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金融能力,也凸显了龙头券商的优势,加剧了中小券商之间的竞争。交易制度的变革也为金融IT公司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东北证券也对此持有积极的看法。他们认为,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将明显受益于投行业务带来的经营业绩改善。随着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企业上市速度将加快,这对券商的投行业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次资本市场改革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新增金融科技的市场需求,驱动业绩增长,还可能带来金融科技新的商业模式落地,从而提升公司的估值。据他们的市场容量测算,本轮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金融科技新增需求超过30亿元。
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无疑是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也为券商、金融IT公司等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将见证更多的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共同书写资本市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