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董监高“大逃亡” 两月近20家上市公司违规减持
近期,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的现象再次浮出水面。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仅近两个月,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董监高因违规减持而受到监管措施。其中,不少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其股东上海农工商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绿化)违反了承诺进行违规减持。农绿化原持有光明地产1198.14万股,但其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下减持了股份。上交所对此进行了监管关注,并要求农绿化将违规减持所得收益全额上缴。
除了农绿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也违反了承诺,采取了先斩后奏式的违规减持方式。这些股东在减持前未按规定提前披露计划,甚至在持股比例降至关键比例时也未停止卖出。比如南京聚隆的股东在持股比例降至5%时未按规定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也未停止卖出股份。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承诺和规定,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最近两个月,违规减持的势头更为猛烈。与前一段时间创投、私募基金充当主角不同,现在的大股东以及控股股东、董监高人员开始成为违规减持的主力。他们往往利用自身地位优势进行大规模减持,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较大影响。
以胜利精密为例,其股东高玉根直接持有公司大量股份并担任重要职务。在披露减持计划当天就开始被动减持,累计减持数量巨大。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基蛋生物、神力股份、凯撒旅游等多家公司的股东身上。这些股东在减持比例达到披露标准时既未披露也未停止减持步伐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上市公司股东的违规减持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投资者也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近期,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大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旅游、大集控股”)持有的某公司777.6万股出现了被动减持,减持比例达到0.96%。这些股份来源于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和协议转让。作为一致行动人的海航旅游和大集控股,在减持后依然保持着控股股东的地位,合计持股比例达到37.15%。尽管台海核电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未曾隐瞒,但他们却违反了承诺。据深交所披露,台海集团有限公司在5月31日和6月3日分别减持了上市公司股份14.8万股和134.2万股。作为控股股东,他们曾承诺自2018年6月15日起的12个月内不进行任何方式的减持。胜利精密、凯撒旅游等公司的股东减持行为,是由于股权质押回购违约而导致的强制平仓。台海核电在6月5日的公告中提到,此次的被动减持是因为一家二级控股子公司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由台海集团担保,但该子公司未能按期支付租金所致。宝光股份、德生科技的大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行为却并非如此简单。陕西技术进步公司在2018年12月14日至24日期间,以均价6.86元减持了宝光股份141万股,占总股本的0.598%。值得注意的是,陕西技术与宝光股份的控股股东陕西宝光集团是一致行动人,减持后依然持有宝光股份29.58%的股份。除了控股股东和大股东,董监高也是近期违规减持的主力之一。年报信息显示,德生科技的董事李竹、刘峻峰在2019年3月和6月5日的减持行为属于违规。他们作为公司董事,任期自2015年6月开始。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出现了少量超比例减持的情况。恒为科技、涪陵榨菜的高管黄明伟、贺云川在减持时,超额减持了部分股份。尽管一些上市公司的减持行为是被动造成的违规,但涉及的股份数量和金额却相当可观。胜利精密在5月21日披露,高玉根在5月7日至17日期间减持了约3110万股,减持价格在2.65元至2.83元之间,累计减持金额超过9200万元。预披露当天就出现被动减持,与股权质押有直接关系。个别上市公司股东虽然违规减持,但却因此获利丰厚。比如基蛋生物的股东捷富投资、杭州捷朗在减持时的价格远高于当时的二级市场价格。德生科技的董事刘峻峰、李竹的违规减持同样如此。由于涉及到氢能概念,华昌化工成为今年的大牛股,股价大幅上涨。而西藏瑞华的减持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完整把握了股价攀升的整个过程。尽管只有一笔减持发生了违规,但西藏瑞华的收益依然可观。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董监高在近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规减持行为。虽然有些是因为特殊情况导致的被动减持,但他们的收益依然远高于普通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相关公司的公告和信息披露。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