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投资总监反思投资:要回归常识和本源 重视企业长期价值
公募投资总监的反思:投资需回归常识与本源
随着市场逐渐从伤痛中恢复,是时候进行反思了。过去的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市场经历了什么?极端事件频繁发生,让人们对市场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此,投资需要更加重视风险,强化流动性管理,并回归到公司内在价值和产业变迁的本源,进行长期投资。
这不仅仅是市场牛熊的更迭,更像是修行过程中的一波三折。过去的一年,A股市场给所有参与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尤其是那些超出经验范围的事件,更是给市场带来了深刻的教训。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令人感慨万分。
中国基金报邀请了一些投资领域的专家进行回顾和分享。他们表示,在市场逐渐愈合之际,更应该深入思考市场的变化。他们提到,市场中的极端情况经常超出预期,因此投资需要更加重视风险。他们强调投资需要回归常识和本源,从公司内在价值和产业变迁的角度进行长期投资。
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沙分享了他的经验和观点。他提到在2015年前六个月的市场狂潮中,他更注重回归常识和理性。他强调,投资不能只看到市场的表面繁荣,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他通过对比全球股票市场的同步性、流动性变化等因素,提醒投资者警惕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他也表示,泡沫破灭未必是坏事,可能会催生新的伟大公司。
融通基金投资总监商小虎则将市场大跌概括为“盛极而衰”。他分析了A股市场在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的疯狂之后出现的大跌,并指出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高杠杆和资本外流等因素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这些投资总监们普遍认为,投资需要回归常识和理性。他们提醒投资者要关注公司的内在价值和产业变迁,进行长期投资。他们强调在投资过程中需要重视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
投资之道:进可攻,退可守的基金世界
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基金的选择。基金代码、简称、近三个月的收益、手续费和操作,每一项都值得我们关注。如德邦新添利C,近期收益高达47.71%,且没有手续费,无疑是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购买开户即可操作。
国联安鑫享灵活配置混合,虽然手续费稍高(1.5%),但收益也颇为可观,达到37.75%。这样的配置灵活多变,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购买开户购买,轻松操作。
富国天瑞强势基金、金鹰核心资源混合等基金也各具特色。其中,富国天瑞强势基金收益达到32.46%,金鹰核心资源混合则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收益表现。每一款基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和国泰系列混合基金等也表现优秀,给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购买开户购买,即可开启您的投资之旅。以上数据均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日期为2016-06-08。
北信瑞丰基金副总经理高峰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提到与去年6月初的高点相比,许多股票价格已经跌去了大部分,但估值依然不便宜。这反映出投资者在市场波动大时难以建立信心。市场波动大的原因包括投资者对盈利预期的偏差以及政策的不稳定和不明确。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建立长期的稳定预期。
在投资过程中,"高杠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反思高杠杆》部分提醒我们,高杠杆是各国市场大跌的共同特点。在A股市场,高杠杆的表现是非透明的、难以量化的。当市场下跌时,未知的恐惧会被放大。市场需要高度重视高杠杆问题。商小虎强调,场外的杠杆规模难以预测,因此对高杠杆的监测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万家基金投资总监莫海波也强调了控制市场疯狂加杠杆现象的重要性,过高的杠杆会导致市场投机气氛蔓延,完全脱离基本面的判断。沙则从自身的经历和海外文献中看到,金融市场的降杠杆过程往往不会是有序的。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投资世界里,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需要我们持续学习、理解和明智决策。让我们一起把握投资机会,迎接未来的挑战吧!金融市场的有序降杠杆与实体经济脱杠杆的困境
若金融市场能够有序降低杠杆,或许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便不会发生。尽管实体经济可能实现有序退出或降杠杆,金融市场的这一操作却异常困难。这是因为金融市场上,个体的理性选择常常引发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
华泰柏瑞基金投资总监方伦煜表示,他们在杠杆资金方面非常谨慎,这种谨慎的态度在市场大跌后看来是正确的决策。另一位基金经理也提到,反思去年的市场大跌,需要横向对比,比如借鉴台湾等地的市场经验,认识到加杠杆的市场下跌往往是非理性的。
重视流动性管理成为了当前的主流声音。去年6、7月份市场大跌时,流动性枯竭的状态至今仍让许多人心有余悸。莫海波表示,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是流动性管理,要避免参与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投资总监徐荔蓉也提到,流动性管理应该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收益和流动性,而不是只追求某一点。
市场的连续跌停和停牌股票数量过多,是导致当时流动性枯竭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选择停牌来规避市场风险看似是理性行为,但个体的理性选择却导致了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现在交易所已经出台了停牌新规,未来市场有望更加规范、更加健康。
除了流动性管理,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视也是关键。国泰基金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黄焱表示,他们的投资风格一直注重公司的经营基本面和估值,不碰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商小虎也表示,投资应该关注符合产业趋势的行业和公司,产业投资思维是长期、价值的。
公募基金在过去一年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抱团取暖、重押成长股、投资短视等。对此,基金业人士呼吁建立公募基金的长期考核机制,从考核机制上引导基金业更追求长期投资。沙直言,去年市场狂热时期,公募基金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投资理性和常识,原因在于公募基金行业的业绩考核方式过于短视。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设定合理的回报率预期。徐荔蓉建议,投资者要关注所投资公司的本身,因为这才是真正长期能够带来回报的实质动作。他也呼吁建立全面的基金评价体系,包括投资业绩、风险管理、投资期限等方面。
金融市场的有序降杠杆对于避免危机至关重要。重视流动性管理、企业内在价值以及建立长期考核机制也是当前金融市场需要重视的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挑战,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在固定收益组合的管理中,一个核心概念被广泛应用,那就是“久期”。通过设定组合和个券的投资期限,我们可以精准地朝着未来3个月、1年乃至3年的预期收益目标稳步前进。这种规划方式,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正如沙所强调的。
当我们观察公募权益基金经理的实际运作、结合行业习惯和舆论导向时,会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考核体系仍然以短期为主,过度关注1年期甚至更短时间的排名。这样的考核压力使得权益类基金经理不得不将投资“久期”缩短,将视线投向未来3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的收益情况,努力追求短期的高收益,以期在同业中脱颖而出。
这种短期导向的投资行为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换手率过高、注重短期博弈、追求热门行业和个股的跟风现象。这与社保基金、“巴菲特”们以及QFII的长期投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长期资金的投资久期几乎是无限的,他们更注重长期价值的挖掘,不需要参与市场的短期博弈。
对此,沙提出了一个观点:公募基金的考核周期应该拉长到3年或以上。他认为,目前每年业绩冠军频繁更换的状况是行业短视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招商基金已经主动延长了业绩考核周期。他们的考核要求明确规定,第一年累计收益率需进入前50%,两年期累计收益进入前45%,三年期累积收益率进入前40%。
统计数据表明,三年期的业绩排名与为投资者创造正回报的概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这意味着,只有拉长考核周期,才能真正回归公募基金为基民创造回报的价值本源。这样的改革有助于引导基金经理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提高基金行业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