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要来攻占中国市场了!是蓝海还是噱头?
随着星巴克的全新人造肉午餐菜单于4月21日的推出,再次掀起了人们对植物肉这一新物种的关注和热议。而在此之前,肯德基已经成功引领了人造肉食品的潮流,其采用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和豌豆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鸡块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这两大企业的集中入局,无疑填补了人造肉在国内市场的空白,使得国内市场瞬间沸腾。仅仅一天的时间,人造肉概念股应声大涨,众多相关公司如丰乐种业、双塔食品等股价纷纷冲破涨停。在全球原油市场动荡、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人造肉板块无疑成为了本周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
这股人造肉的火热趋势并非偶然,而是与全球环境问题紧密相连。跳过传统的动物养殖过程,直接从植物中提取蛋白,不仅大幅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更避免了动物聚集可能引发的疫情风险。在中国这个正处于发展萌芽期的市场,多重因素的共振使得行业迅速崛起。
虽然国内人造肉行业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但众多传统素肉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合作创新人造肉产品。如宁波素莲食品、深圳齐善食品等传统素肉公司的创新产品更贴近中国消费者日常饮食,如齐善食品推出的素东坡肉等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休闲食品等轻食用方式也开始了人造肉的创新。例如百草味食品研究院确定人造肉系列研发项目,金字火腿与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国内首款人造肉饼等。而星期零及珍肉等初创企业更是以餐饮和零售拓展模式受到消费者青睐。其中,星期零的素食餐厅“青苔行星”在深圳试水,以人造蛋白产品试探消费者的接受度。珍肉则顶着“未来食品”的光环吸引了众多目光。
中国素食产品历史悠久,潜在消费者规模巨大。随着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的转变,纯素食市场的增长幅度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扩大。中国的肉类供给缺口预计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这为人造肉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若肉类缺口部分的渗透率达到10%,那么到2030年,人造肉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在植物性饮品方面,各大企业纷纷布局植物性饮品战略。例如蒙牛与北美食品巨头WhiteWave Foods合作成立的Silk植朴磨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概念的普及和接受度的提高,植物性饮品为人造肉市场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预示着中国的人造肉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蒙牛乳业:领跑乳制品市场,积极布局人造肉领域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作为国内领先的乳制品生产商之一,凭借其主要品牌蒙牛,在中国生产及销售乳制品。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富含营养的植物性饮料受到关注。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健康饮食、低卡饮食和绿色健康消费方式受到推崇,植物性饮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与此人造肉行业作为新兴领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和人造肉行业的政策扶持,使得这一领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表示,植物蛋白肉的国标制定已经启动,未来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在人造肉领域,技术水平和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是决胜关键。国内人造肉企业在技术层面呈现出与技术领先的公司合作及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两种模式。与此中国人造肉企业拥有显著的原材料优势,如大豆、豌豆等豆类品为主的拉丝蛋白,保障了行业的未来发展。
在销售渠道上,零售与餐饮渠道共同发力,植物肉渗透率不断提高。美国人造肉市场已经实现了零售与餐饮渠道的共同发展,中国人造肉市场也正在布局这两个渠道。人造肉公司在渠道拓展上的持续创新能力也是企业长青的关键。
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如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人造肉发展不及预期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风险点。企业在追求发展的也需要关注风险防控。
中国蒙牛乳业在乳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不言而喻,同时也在人造肉领域积极布局。随着人造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扶持,这一领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关注风险防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好食品研究所”的布鲁斯弗里德里克指出,人造肉正迅速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这一趋势因新冠危机而愈发显著。
与传统的肉类相比,人造肉的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能够在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供应。这一点得到了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侯若石的认同。他认为,此次新冠疫情为人造肉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激发了消费者对这一新兴食品的需求,还加深了人们对它的了解和认识。
尽管前景看好,但人造肉的高昂成本仍是推广过程中的一大挑战。目前,一斤“人造肉”的价格折算下来高达80至150元,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虽然人造肉并不能解决肉类供应紧张的问题,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肉制品,但我们不能低估其在未来市场中的潜力。侯若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造肉就像刚刚问世的人造纤维。一开始,人造纤维与自然纤维如棉、羊毛等相比,存在许多劣势,比如不透气、价格高。经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人造纤维不仅拥有了自然纤维的优点,更发展成为了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纤维,比如用于制作能纠正泳姿的泳衣。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需求的多样化、厨房革命的推进、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技术的持续革新,人造肉也有可能像人造纤维一样,从最初的不被接受的新兴产品逐渐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品。我们有理由相信,人造肉将会在未来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