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业绩盘点时节 注意不同基金间几个“不可比”

炒股技术 2025-04-25 14:18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基金业绩盘点:理性分析,避免误导信息

随着六月的尾声渐近,基金行业的业绩盘点时刻已然来临。各种关于基金上半年业绩的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纷纷涌现,各类排名和“业绩冠军”频频亮相,引发了业界和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报道都逻辑清晰、意义深远,但也不乏少数分析结果令人颇感意外,甚至有些文中提及的数据结果,其比较之荒谬犹如“关公战秦琼”,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为了避免误导信息的流传,本文将针对基金业绩分析中的几个“不可比”因素进行解读,以供广大读者鉴别参考。

我们要明确一点,次新基金的业绩是不可比的。基金业绩分析的基本原则在于,各家基金在业绩比较期内的投资时间和状态应当是一致的。一些今年1月1日以后新成立的次新基金,其今年年初以来的业绩,并不能作为比较的依据。因为今年年初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使得1月底后成立的新基金因“躲过”下跌风暴期而排名靠前。这种排名实际上比拼的是基金管理人的运气,而非真正的实力。

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的业绩也是不可比较的。主动基金的业绩主要反映基金经理的决策能力,而被动基金(如指数基金)的业绩则更多地体现基金设计者的产品设计水平。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可相提并论。令人遗憾的是,业内偶尔会有将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放在一起比较的文章出现。比如某些阶段指数基金领先市场等等,这种比较方式并不准确。还有一些较为隐蔽的“错误比较”,比如将增强型指数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进行对比。实际上,增强型指数基金的主动操作空间较大,与完全“忠实”于某个指数的基金的投资方法截然不同,这样的比较意义甚微。

不同杠杆水平的基金更是不可相提并论。随着基金产品线的日益丰富,目前已有不少基金的投资杠杆超过1倍,这些基金的业绩显然不能和普通基金混为一谈。例如,股票类的分级基金的B类,其投资杠杆通常高于1倍,导致其业绩波动水平和普通的指数基金存在显著差异。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普通的债券基金和分级债基的B类,以及货币基金之间,各自承担的投资杠杆和风险大不相同,实际的业绩差异也很明显。

基金业绩的比较应当在执行较为严格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剔除相应的不可比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混在一起做排名。后者的结果其实意义并不大,甚至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希望广大投资者在参考相关报道时能够擦亮双眼,理性分析,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