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年内回购额约54亿元 计算机等三大领域回购预案多
本报记者李正报道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既是维护股价、回馈投资者的暖心之举,也是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公司ROE的明智之策。回购消息频频出现在众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告中,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
截至5月18日的数据显示,今年涉及“回购”关键词的上市公司公告已多达四千条。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回购不仅有利于维护股价稳定,更是对投资者的一种实质性回报。而在高成长性的行业,如芯片、半导体等,上市公司更多考虑的是通过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以激发团队活力。
今年以来的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共计实施回购522次,同比减少14%;回购金额合计约53.71亿元,同比减少88.85%。对此,胡泊分析认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整体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保留现金以应对不时之需,因此回购股份的行为有所减少。
在梳理上市公司回购数据的过程中,美的集团、华侨城A等公司的回购预案引人注目。这些公司的回购预案均明确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今年的回购预案公告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产业、医药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领域。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表示,这一现象反映了这三个行业当前正处于行业景气周期。而回购金额排名靠前的公司则说明其现金流相对充裕,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关于上市公司回购,市场上始终存在一种担忧:是否会被用作炒作股价、高位套现的手段?袁华明分析认为,在包括A股在内的成熟资本市场中,完全规避这种风险是非常困难的。对此,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基本面的研究,以提升分辨和规避相关风险的能力。法律法规和监管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A股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投资者教育保护力度。
对于上市公司回购的监管,袁华明建议加强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和充分性。回购预案的信息披露应更加标准化和严格。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回购全流程的监管,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按公告预案进行回购或利用回购进行股价炒作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这样才能确保上市公司回购行为更加规范、透明,真正发挥其维护股价、回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
股票书籍
- A股上市公司年内回购额约54亿元 计算机等三大领域回购预案多
- 长飞光纤业绩怎么样(长飞光纤具备价值投资吗)
- 中联重科(000157)转让环境产业公司80%股权点评-转让
- 对冲基金对股票的影响,浅谈对冲基金对股票的影响
- 上市公司如何从股市拿钱,成为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
- t十0分时图的指手机指标(股票做t看多少分钟图)
- 证券交易大厅还热闹吗(证券交易所大厅)
- 今日两市换手率居前个股一览(2020年4月21日)
- 弘业股份重组(弘高创意和德州城投重组)
- 天邦股份定向增发(天邦股份定向增发价格)
- 获大股东增持 廊坊发展(600149)涨停
- 核电管理条例酝酿8年终征言:核电厂选址等事项应征求公众意见
- 海伦哲是徐工集团的车吗(海伦哲汽车)
- 近期美股下跌的原因(美股大跌原因影响)
- 4大5G概念龙头股(名单)
- 北冰洋重组(北冰洋汽水是上市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