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险资投资热情不减 人保集团整体上市提速
保监会在5月30日公布了保险行业4月份经营数据。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人身险前4月实现保费收入4168.98亿元,同比下滑3.4%;4月保险资金投资环比增加326亿元,银行存款环比减少989亿元。
搞清楚“下滑”、“增加”和“减少”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接下来6月份的保险市场走势。
对于人身险保费收入的下滑,一方面是由于银保业务放缓,在行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受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影响,取消驻点后,占寿险保费过半的银保业务受到明显冲击,进而使寿险保费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今年起实施,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业务收入需分拆计算,其中投资部分不计入保费,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的保费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由于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预计6月的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仍将延续收缩趋势。
2011年以来,保险资金持续增加投资金额。继1月份保险资金投资大幅加仓1291.13亿元后,2月、3月保险资金小幅持续增加投资,分别增加243.65亿元、227.84亿元。4月份,保险投资资金增加326.44亿元,银行存款则减少989亿元。不过,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4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5.3359万亿元,较3月末的5.4064万亿元缩水705亿元。
由于保险资金更多的是本着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寻找可投资对象,无论是利空,还是利多的市场中,寻找的投资对象使资产本身更有吸引力和投资价值。据了解,一家中资保险公司连日来集中申购了指数型、偏股型基金,逢低抄底意图明显。预计在6月份,保险资金仍将大战资本市场。
,招商证券分析师称,加息通道中,由于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提高,保险机构会加大银行存款和高息债配置;随着市场对于加息影响的消化,预计二季度保险资金对债券投资将有所回升。
伴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的融资需求也相应加大。保监会已于近日向保险公司下发《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去年年底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明显降低了险企发行次级债的门槛。 新的征求意见稿删除了申请发债的险企“上一年度实现盈利”的条件,并将上一年度净资产的要求从10亿元下调至5亿元,且偿付能力充足率只要低于150%或预计两年内低于150%就可申请发债,门槛大大降低。
今年以来,保监会已经批准华安、泰康、百年、信泰、人保财险、华夏人寿等六家保险公司共计发行不超过90.5亿元的次级债。如新版征求意见稿通过,政策门槛的降低将使一大批保险公司符合发债条件,在险企面临偿付能力不足、资本金告急的情况,预计今年的次级债融资将会掀起一轮高潮。
被寄予厚望的人保集团整体上市,仍在推进当中。人保集团总裁吴焰曾在5月初透露,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事宜已获重大进展,预计在一两个月内公布结果,融资总额100亿元。在陆家嘴论坛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称,社保基金打算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人保集团,目前正在尽职调查中,结果要以后再说。
有消息称,虽然还没有签订协议,但社保基金拟100亿入股人保集团的事项已获其投资决策委员会表决通过。,人保集团还将引入两至三家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其基础投资者。据了解,欲认购入股中国人保的基础投资者非常踊跃,现正处于“海选”过程之中。预计随着人保集团投资者名单陆续落定,偿付能力问题得到解决,人保集团上市的步伐也将加快。
在人保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即将完成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制也有望在6月定音。中信保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早在2009年,有关人士曾透露,中信保整体改制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改制后仍定性为国有独资的政策性保险机构。近日有媒体称中投公司将对中国信保注资200亿元人民币。这已是中国信保第四次将整体改制方案上报国务院。市场消息称,中信保整体改制方案最终将在6月有明确说法,届时将对外进行公开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