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地产怎么样从一个小企业成长起来
中粮地产的崛起与重组之路
生活中,房子是家的重要载体,而优秀的房地产商则是家的缔造者。中粮地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通过一系列改革与重组,成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作为中粮集团旗下的两大上市房地产公司,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各有其独特的业务重心。中粮地产以住宅房地产为主,而大悦城地产则专注于商业房地产的开发、运营和管理。在2016年房地产央企整合浪潮中,中粮地产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开始了一系列的重组之路。
中粮地产,原名“宝安县城建公司”,成立于1983年,并于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底,公司的重要股东深圳宝安将其大部分国有股交给了中粮集团。自此,中粮集团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并在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粮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租赁、住宅管理等。
大悦城房地产则成立于中国香港,其主要从事商业物业的开发、经营和销售。虽然其控股股东是明毅有限公司,但实际控制人却是中粮集团。
2017年,中粮地产决定收购大悦城房地产的大部分股份,交易对象为明毅公司持有的64.18%的股份,最终资产对价约为144.47亿元。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股权支付,即中粮房地产通过非公开方式向明毅公司发行近21.1亿股作为交易对价。中粮房地产还通过询价方式向不超过10家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筹集配套资金。
这一重组方案在2018年提交证监会审批时遭遇驳回,主要原因在于交易定价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关联交易的敏感性。面对证监会的负面意见,中粮地产选择聘请专业评估机构来重新论证定价的公平性,并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业绩补偿和回报承诺。经过多次努力,该计划最终在2018年12月4日获得证监会无条件批准。
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重组完美结束后,明毅公司和中粮房地产于2019年1月办理了大悦城房地产的股份变更登记手续。同年2月,中粮房地产向明毅公司发行的股份在深交所正式上市。
此次重组对于中粮地产而言意义重大。消除了内部竞争,确保了公司的稳定发展。两家公司在一些项目上的潜在竞争已成为发展的阻碍,合并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式。重组可以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运营效率。资金融通、市场份额、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重组提升了中粮地产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大悦城的加入让中粮地产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了更强的实力。
2019年3月20日,中粮地产宣布其转型计划,更名为大悦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手持“居住”和“经营”两大武器的它将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拭目以待。透过中粮地产的成长轨迹,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其发展历程及背后资源的推动力量。
中粮地产的崛起并非偶然,它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机遇。回溯过往,中粮地产的诞生和发展道路充满了坚韧与智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中粮地产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战略规划,成功立足并稳步发展。
初期,中粮地产便凭借其敏锐的市场触觉,发现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凭借着对市场的理解和精准定位,中粮地产开始了其初步的发展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粮地产不断发展壮大,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而后,中粮地产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粮地产充分利用了其背后强大的资源支撑。中粮集团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大型企业,拥有广泛的产业链和丰富的资源储备。中粮地产依托集团的强大后盾,得以在资源获取、项目开发、资本运作等方面取得显著优势。这些资源的支持为中粮地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不仅如此,中粮地产还注重在创新中求变,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领域。在资源驱动的中粮地产也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了一支专业、高效、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这些团队在项目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为中粮地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粮地产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传奇。其在资源驱动下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背后强大的资源支撑,更离不开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精神。中粮地产以其稳健的步伐和前瞻的视野,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K线图解
- 中粮地产怎么样从一个小企业成长起来
- 苹果股票多少钱一股
- 上证债券怎么做(上证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 在“浙”里 看国企,杭钢股份亮相浙江国有上市公司首次集体业绩
- 北向资金猛烈加仓“机械茅”超16亿元!A股“一哥”却遭减仓超23
- 广发聚泰混合a净值
- 兴业银行投资建议(兴业银行历史最低股价)
- 基金投资策略:左手持固收产品 右手握打新基金
- 600321正源股份消息
- 中报业绩增长股票排名(业绩暴增的股票走势)
- 新三板企业上港股有什么要求(新三板上市和港股上市)
- 为什么军工股票pe负数(军工类股票龙头)
- 太行基金(山西基金)
- 中国A股股票“大飞机概念”龙头股,只看这7只!
- 江恩和巴菲特(江恩高手)
- 价格涨幅计算公式(如何算价格上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