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改革条件出炉 设立精选层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征询意见中,证券市场迎来了两大重要文件的修订和多项新规则的提出。证监会于11月8日晚间公布了修订后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和新起草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全国股转公司也紧随其后,公布了六项业务规则,旨在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精选层的设立。全国股转系统此次设置了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三个市场层级,旨在满足不同条件挂牌公司的管理需求。精选层的入层标准以市值为核心,同时考虑了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和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这一举措为优质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有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市场资源。
具体来说,企业要想进入精选层,需要满足一定的市值和财务指标要求。例如,企业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的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还有其他的市值和财务指标组合可供选择,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这一设计充分显示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交易制度方面,精选层将实行连续竞价交易,后续还可能引入混合做市交易方式,以优化市场交易定价功能。这将大大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投资者结构也将得到优化,不仅投资者基数大,还将引入公募基金投资,使投资者结构更为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精选层是连接新三板和交易所市场的关键环节。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公司可以直接向交易所申请转板上市,这为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上市路径。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
全国股转公司还明确了新三板的公开发行制度,为创新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还设立了转板制度,允许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申请转板上市,为挂牌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和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全国股转公司还计划提高基础层和创新层的撮合频次。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这次公开征询意见和新的业务规则的推出,是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改革和创新。这将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期待这些规则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证券市场新篇章:精选层交易机制与市场监管的革新
在我国证券市场,连续竞价交易方式一直扮演着主流角色,以其直观易懂的特点,迎合了广大投资者的交易习惯。近期,精选层作为市场的新焦点,引入了四类市价订单,为证券交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四类市价订单包括:本方最优、对手方最优、最优五档即时成交剩余撤销以及最优五档即时成交剩余转限价订单。这些订单设计旨在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交易方式,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交易需求。
精选层的市价订单并非无章可循。为了防范市场波动,该层级的市价订单仅适用于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连续竞价期间。对市价订单实施了严格的限价保护措施。投资者在提交市价买入订单时,需要明确其能接受的最高买价;同样,提交市价卖出订单时,需明确其能接受的最低卖价。
为了有效控制股票价格的波动,精选层对连续竞价的股票实施了价格涨跌幅限制。这一措施设定了涨跌幅限制比例,即以前收盘价为基准,上下浮动不得超过30%。这一举措为市场带来了稳定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除了交易机制的优化,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改善也备受关注。为此,基础层集合竞价的频次得到提升。原本的每日一次集合竞价,现已提升至每日五次。而对于创新层,集合竞价的频次更是从每日五次跃升至每日二十五次。这些改动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
在信息披露方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规则(征求意见稿)》对精选层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其公众性高、监管尺度趋同化于上市公司,精选层公司需按照详式要求披露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而创新层公司则适当降低定期报告的披露频次,仅要求披露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基础层公司则主要披露简式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精选层公司在定期报告审计上也需要遵循更高标准。若公司计划送股或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依据的半年度报告或季度报告必须经过审计。还需参照执行证监会关于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相关规定。
我国证券市场在精选层交易机制与市场监管方面的革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完善、高效的交易环境。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还加强了市场监管,为市场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