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京东苏宁电器的比较 ?为什么传统超市亏钱还能支撑
为何苏宁、国美和京东在发展过程中有的飞速扩张,有的却负债累累,甚至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现金流的重要性。
苏宁、国美和京东,这三家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追求有其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差异。他们的目标都是获取现金流,因为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国美和苏宁,尽管卖家可能不赚钱或者只赚一些微薄的利润,但他们依然不断开设新店铺,推出低价商品。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他们的目标是扩大规模,打败竞争对手。确实,规模扩张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现金流的获取来实现企业的盈利。想象一下每天都能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入,这样的现金流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来,形成一笔巨大的资金池。
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我每天给你一万块钱,你会关注这个现金流入吗?当然会。即使三个月后你需要归还这一万块,但在这一年里,你实际上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现金流。这就是国美和苏宁的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
再来看2007年,那时的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房地产价格飞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宁、国美通过房地产和资本运作赚取了巨额利润。他们利用这些利润去扩张店铺,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现金流。即使家电销售的利润微薄,他们依然可以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实现盈利。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充足的现金流。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电商的崛起,苏宁、国美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电商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使得传统零售商的现金流大幅减少。商业地产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这使得苏宁、国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
那么,他们未来的路在哪里?他们必须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无法生存。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获取现金流。他们需要适应电商时代的发展,利用电商平台来扩大销售,增加现金流的获取渠道。他们需要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苏宁、国美和京东的发展都围绕着现金流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只有掌握了现金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这些企业的股价时,绝对不能只看家电本身的销售情况或毛利情况,更要关注他们的现金流状况。因为现金流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关于外界对京东的利润的过度解读,很多人都认为京东每年都损失巨额资金,没有融资就无法继续生存,甚至预测几年后会倒闭。如果我们从现金流的角度来深入分析,情况则截然不同。
假设京东的年营收在持续快速增长,比如每年增长50%,这样的速度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当京东的年收入达到360亿,即便亏损20亿,其手中的现金仍然足以应对各种挑战。延迟一个月的还款,反而能让京东在年底多出10亿的现金流,这是因为其应付账款高达30亿。
进一步看,假设京东的营收持续增长至540亿,亏损仍然为20亿,但在年底,其亏损额反而减少至仅5亿。这是因为除了当年的亏损外,还需要还清去年的应付账款,总计为45亿。只要京东的收入在持续增加,且亏损没有大幅度增长,那么其现金流就会保持稳定,甚至足以应对长期的运营需求。
实际上,电商巨头之间的战斗,如京东、苏宁和国美之间的争夺,表面上看似是为了市场份额和利润,但从金融角度深挖,实则是一场现金流的较量。在这个背景下,谁的现金流一旦出现问题,谁就会立刻陷入困境。显然,苏宁和国美在现金流方面更为焦虑,他们甚至通过欺负京东来转移注意力。而京东必须坚决反击。
电商之战表面上似乎是一场闹剧,只有深入了解行业的人才知道真相。刘强东、张近东和黄光裕们都清楚这一点。而那些装糊涂或者依然看好苏宁的散户们却未能明白其中的奥妙。他们认为刘强东在夸大其词,但实际上,真正虚张声势的是苏宁。想要深入了解资产运作模式的奥秘,不妨深入研究电商行业的金融生态。
K线图解
- 国美京东苏宁电器的比较 ?为什么传统超市亏钱还能支撑
- 银行股破净的含义、因素投资价值的分析
- 成都先导: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 “技术+市场”双轮驱动
- 主力介入指标公式(主力密码指标公式)
- 海富股票今日基金净值
- 瑞达期货: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储能概念强势涨停
- 基金经理持现增多 投行-股市“虚假繁荣”
- st德奥股票最新公告(st工新股吧)
- 凯美特气公司(医药冷链物流前十名)
- 通达信手机版画线功能(通达信手机可以画线工具指标)
- 为什么美股指数比a股多(阿里巴巴美股)
- 管理层持续推动PPP项目 潜力股精选
- 选择成长股的理由(怎样选择小盘成长股)
- 龙湖股价股价实时行情(龙湖地产股票分红)
- 001054基金今天净值查询
- 股票15点最后一单是否成交(股票9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