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杠杆动辄几千倍 监管加码被迫转型
【基金子公司杠杆飙升,监管加码促成转型】
近期,中国基金行业协会公布了对基金子公司的一系列处分决定,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基金子公司的管理日趋严格,多项规范政策相继出台,标志着监管风格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目前,基金子公司的杠杆比例普遍高企,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杠杆比例更是高达上千倍。
自2012年证监会允许基金公司设立专户子公司以来,截至2016年3月底,已有79家基金公司设立了专户子公司,管理总规模达到惊人的9.84万亿元。这些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风险往往较高,包括地产融资等通道类业务。在如此高风险的环境下,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却并不高,往往只有数千万元,却要管理上百亿元的资产,杠杆比例极高。
业内人士担忧,基金子公司的疯狂扩张和高杠杆运营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较低,管理的金融资产规模庞大,“杠杆”高达两三千倍,甚至有的高达五六千倍。这样的风险敞口令人震惊。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监管层开始逐步加码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去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逐渐严格。今年4月,证监会已对违规的民生加银资管进行处罚。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对外公告,对民生加银资管等存在违规行为的基金子公司进行纪律处分。这些处分只是开始,监管层的意图明显,旨在引导基金子公司降低杠杆,结束野蛮生长的局面。
在监管加码的背景下,基金子公司的转型势在必行。一些人士对基金子公司的未来发展表示担忧,认为通道价值将大幅降低,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依托银行体系、信托公司、公募基金做产品线延伸等。不论选择哪个方向,都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
基金行业的未来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在监管层精细化管理的大背景下,政策红利已经逐步消失,政策缺陷也正在得到弥补。基金子公司必须积极应对挑战,适应新的监管环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转型是不行的,只有适应变化、积极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K线图解
- 基金子公司杠杆动辄几千倍 监管加码被迫转型
- 水星家纺电商营销厚积薄发 精准布局线上渠道新模式
- 大盘仍在震荡修复 机构建议轻仓参与结构性机会的博弈
- 股票大牛线是哪条线(股市红黄蓝三条线)
- 再见中小板!深交所两板4月6日正式合并
- 股市不好买什么基金(买基金和买股票的利弊)
- 股票型基金周末节假日有收益吗(基金节假日休息吗)
- 填权和贴权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 股票交易哪种委托方式好(股票委托卖出)
- 公布科创板上市受理股票会涨吗,上市公司受理一定会上市吗?
- 瑞士百立乐奶粉怎么样,真相来了
- 股票成长股什么意思,成长股的特征是什么
- 高转送股票的意思,高转送股有哪些区别于其他的特征?
- 中国石油代码收放量倒锤头假阳线
- 雷恩周:市场又传来一个鬼故事
- 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有哪五种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