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监管“三高类”“忽悠式”重组势在必行
经济日报报道,北京,互联网,12月23日 -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一项重要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业务指引》。此次指引的核心在于大幅简化信息披露要求,旨在降低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同时推动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
这次修订可以说是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指引修订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组预案格式的简化。根据修订后的《26号准则》,重组预案的披露要求得到了大幅精简。新的预案更加聚焦于主要交易对方和交易标的等核心要素的披露,对中介机构核查要求更加灵活,不再强制要求披露标的预估值或拟定价,以及权属瑕疵、立项环保等内容。这无疑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停复牌业务指引的衔接。修订后的《重组指引》不再单独设置重组筹划及停牌部分,而是提出了上市公司应审慎停牌的原则性要求。这将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停牌行为,避免过度停牌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
强化了分阶段披露原则。上市公司在筹划非许可类重组时,可以按照分阶段披露原则,根据交易的实际推进情况,逐步披露重组的进展情况。这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及时地了解重组的动态,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还进行了章节结构的优化。删除了一些与主题关联度不高的章节和附件,使得章节结构更加简洁明了。对于重要的事项,如重组业绩承诺和重组整合实效等,进行了强化披露要求,以引导相关方切实注重并购重组的整合实效。
今年以来,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展现出新的面貌。许多公司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展并购重组,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还提升了公司的质量。据统计,截至11月底,沪市公司共披露各类并购重组交易近800单,涉及金额达到数千亿元。这些并购重组紧密围绕产业和实体类资产,聚焦同行业和上下游,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突出。
交易所应继续贯彻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坚持寓监管于服务,把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资源配置方式。对于符合产业逻辑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并购重组,应给予必要的支持。而对于“三高类”、“忽悠式”重组等行为,则应从严监管,严防并购重组成为不当套利或利益输送的工具。
此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业务指引》的发布,是交易所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货行情
- 从严监管“三高类”“忽悠式”重组势在必行
- 套牢的股票如何解套,解套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 招商蛇口集团(招商蛇口地产全国排名)
- 外国有购买中国国债的吗(为什么中国大量买美国国债)
- 石油定价权拥有的意义及在谁手里,为何我国没有石油定价权
- 交通银行信用卡怎么全额还款(交通银行信用卡随时还)
- 经济硬着陆是什么意思? 硬着陆和软着陆有什么区别?
- 外资企业增资的流程如何进行?企业增资的注意事项!
- 本周可转债申购一览表(10月12日-10月16日)
- 什么是除权日,除权日股价有什么变化
- 大千生态三季报:扣非净利润同比增14.07% 业绩稳健增长趋势明显
- 锂价迎二次上涨?板块掀涨停潮 另有多家上市公司加码锂电池产业
- 什么是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有什么特点?
- 二线蓝筹股投资技巧和特点,二线蓝筹股的名单
- 股票原理通俗(股票交易原理是什么)
- 券商股那个好?券商股的发展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