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屠光绍、曹凤岐、吴晓求…在这场资本市场研讨会上都说啥
今日焦点: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时代战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
在春暖花开之际,一场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研讨会在中国金融出版社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多单位共同举办下热烈展开。本次研讨会以“新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为主题,深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一书中的核心要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备受瞩目的亮点在于原副校长吴晓求的发言。吴晓求教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他提出新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必须坚定走“市场化道路”、“科技化道路”和“国际化道路”。其中,“科技化道路”尤为重要,它要求资本市场的重心应聚焦于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
研讨会上,嘉宾云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郭建伟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的期待与祝愿。系列文集的资深编辑王君与作者吴晓求共同介绍了图书内容。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投资界资深人士屠光绍以及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等专家也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会议还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参与研讨,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融系教授何佳等。整个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
肖钢主席从长期资金的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维护者合法权益及提高资本市场质量效率等方面,强调了加快长期投资资本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他认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环境,吸引更多的长期资金入市。他也强调要推动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权益型基金,以助力资产管理行业的转型。
屠光绍则提出要从八个方面提升资本市场的供给能力,包括完善市场制度、资金供给、市场结构、产品工具供给、服务体系供给、市场效率供给以及市场监管和市场生态供给等。他特别强调要重视投资人保护。
曹凤岐教授在获得“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结构的形成是最大的成绩。同时他也指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展广义资本市场、进一步市场化和法治化以及国际化等。
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深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赵锡军认为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并且中国经济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在提升。胡俞越分享了关于注册制和退市机制的看法,他认为打通进出通道是股市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常清则强调了学者在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中的使命和责任。刘青松提出要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国际金融资源在中国市场的配置。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各位专家学者的见解和建议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相信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更加辉煌!
期货行情
- 肖钢、屠光绍、曹凤岐、吴晓求…在这场资本市场研讨会上都说啥
- 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什么意思?左右侧交易的实际应用
- XinFin利用Copper的Crypto Prime Brokerage解决方案
- 富控互动(600634)收购宏投网络剩余49%股权 全面转型
- 8月债基杠杆新规在即 基金积极布局定开债基
- 索罗斯投资秘诀: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
- 河南首家转板公司 天迈科技19日起登陆创业板
- 自选股数量已达到上限(通达信自选股如何分类)
- 公司未回购公司股票是利好吗(为什么股票回购反而跌)
- 倚天摘星海南雅居乐清水湾迎来十周年庆典
- 蚂蚁金服投资天弘基金价格(当前天弘基金值多少钱市值)
- 300开头的是创业板(创业板股票一览表)
- 300138晨光生物股票行情(晨光生物好不好)
- 中国信用卡客服电话多少号码(中国银行信用卡分行电话多少)
- 高送转炒作遇冷是好事 这是股市进步的标志
- 交易所连发14问质疑扭亏 东数坚称经营正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