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框架下宏观政策:宽财政成主力 短期难降准

炒股入门 2025-05-07 18:06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相对平稳,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稳定。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应当维持观望态度,而降准降息的操作更适宜在四季度进行。

日前,《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强调,单靠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平衡增长,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战略同样重要。这一观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财政政策实现,以增强未来的增长潜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在货币政策上的运用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克制,而G20对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战略的重视是进步的体现。

对于汇率问题,《公报》重申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的承诺。人民币将在可控的条件下渐进、长期贬值,以促进市场化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成都会议上表示,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益在下降,因此需要实施更多增长友好型的财政政策。他强调了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应对低增长态势的重要性。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全球已经将货币政策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货币放水刺激经济增长不如基建投资、实施大规模减税效果好。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宏观经济短期企稳,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宏观政策托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增速为6.7%,处于目标区间内。物价对货币宽松的制约作用已明显下降,这为央行提供了降准降息操作的时间窗口。

一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并不顺利,特别是在去产能方面。结构性改革仍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中信固收团队认为,“宽财政”有望接过“宽货币”的接力棒,发挥刺激经济的主力作用。

在此背景下,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表示,个别国家的竞争性贬值措施只会带来汇率动荡,全球汇率关系的稳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协调汇率政策,这也是G20提出汇率承诺的目的。各国应协同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的目标。

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需要各国协同努力,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来实现共同的增长目标。对于中国而言,仍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同时结构性改革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在此过程中,各国应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经济形势。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述更加流畅生动且内容丰富深刻。它详细阐述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的各种政策选择和观点争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新篇章》

近日,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揭示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新变化。经过不断的与实践,央行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套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为基础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这一变革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理解更为深入。交易员们普遍认为,新的中间价定价机制不仅更加透明,而且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这意味着,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好地预测汇率走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成都会议上的发言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他表示,在当前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稳健,也反映了央行对汇率问题的审慎态度。

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更多的国家开始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而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测的汇率形成机制,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关键。

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为人民币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正在进一步增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央行的审慎决策和市场的共同努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们期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未来能更加完善,为全球经济贡献更多的稳定力量。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