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降费第二波5月1日正式启动:退休待遇不降低
社保降费:为企业减负,保障退休待遇不变
尽管我国过去两年已经对五项社会保险费率进行了下调,但目前总费率仍高达37.75%,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逃费现象,实际费率远低于名义费率。今年5月1日起,将启动第二轮降低社保费率的措施,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此轮降费完成后,五项社会保险总费率将降至37.75%,与2014年前相比,降幅约为8.5%。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的两年内,将阶段性下调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降低失业保险总费率并规范公积金缴存比例。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社保降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若企业按照政策规定足额交社会保险,其负担会有实质性减轻。但对于存在逃费行为的企业,降低费率对其负担并无影响。若人社部门在降低费率的同时核查缴费基数,这些企业的社保缴费可能会增加。
养老保险费率的降低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降政策。国务院对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做出了具体规定,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将统一降至20%。这一政策旨在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并不会直接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企业缴费无关,只要计发公式不调整,退休人员的待遇就不会降低。
对于参保者而言,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退休职工待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下调企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会对上述养老金待遇确定和增长因素产生影响。
此次降低社保费率旨在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同时保障退休人员的待遇不变。对于不同企业和地区,这一政策的实际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累计结余较多的省份,降低费率短期内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对于一些基金收支已经紧张的地区,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责任,以确保养老基金的稳定运行。企业减负的真实效果待测算
近期社保费率下调,各类企业所感受到的减负效果却不尽相同。那些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的企业将实实在在感受到费用的减少,而对于那些缴费基数不实的企业,减负效果则不那么明显。若配套政策能够夯实费基,部分企业的社保缴费甚至可能增加。
北京中关村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为我们具体算了一笔账:公司养老保险费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后,这家拥有200名员工的高科技公司一年能减少50万的支出。尽管如此,他认为此次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幅度过小,对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认为降低企业增值税会是更加有效的减负方式。
虽然我国近两年的五项社会保险总费率有所下调,但名义上的37.75%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情况是,虽然名义费率较高,但由于大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逃费现象严重,实际费率远低于名义费率。以养老保险为例,调整前的费率是28%,但实际费率远低于这一数字。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苏中兴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测算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1年的八年间,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费率逐年下降。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逃避缴费或采取不实的缴费基数。这种现象导致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秩序的混乱和不公平。
按照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在养老保险缴费的规范性上,外企表现最佳,国企次之,而民营私营企业则存在较多问题。对于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社保缴费基数的不规范问题比较严重。苏中兴指出,如果统一降低缴费率并加强对缴费基数的监管和稽核能力,这些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是否能够减轻,仍有待测算。
以北京市一家民营企业为例,该企业除了对中高层管理者采用不同标准作为缴费基数外,其他员工均按照最低标准缴费。如果按照实际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该企业的实际雇主缴费率只有约1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20%。苏中兴表示,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除非将养老保险的雇主缴费率降低到12%以下,否则如果加强监管,其人工成本并不会降低。
这一问题不仅仅影响企业的经济负担,更关系到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如何制定合理的缴费政策,确保企业合规缴费的同时减轻负担,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的问题。如何加强对缴费基数的监管和稽核能力,确保社保制度的健康运行也是未来的挑战。
新手炒股入门
- 社保降费第二波5月1日正式启动:退休待遇不降低
- 长江铝业今日铝锭价格
- 哪些是股票K线组合形态?股票K线组合形态怎么看
- 币对交易所dyj(币对交易所)
- 002094股票行情
- 新里程集团收购恒康医疗(新里程拿下ST恒康股吧)
- 163803基金今天净值590002
- 莱宝高科消息重组
- 国企改革上海上市公司(上海本地国企改革股)
- 123124晶瑞转2申购时间,晶瑞转2申购信息以及值得申购吗
- 向上缺口的含义以及向上跳空缺口的分析
- ST银亿(st银亿重组最新消息)
- 环球国际炒股
- 今日可转债申购:韦尔转债(附申购攻略)
- 今日新股申购一览表(2020年1月3日)附打新攻略
- 上市公司股价计算公式(股票价格的一般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