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家公司被“非标”基金“花式”中招

炒股入门 2025-04-20 06:28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基金踩雷上市公司年报“非标”风险区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的落幕,统计数据显示有令人触目惊心的结果:共有高达103家上市公司未能获得审计机构的标准审计报告。其中,获得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有16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有6家,而剩余的大部分公司则收到了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从上述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可见,基金持有股份并不在少数。究竟为何基金频繁中招这些非标公司呢?我们来一起解读其中的奥妙。

尽管一些公司长期业绩欠佳甚至连年亏损,基金公司在选择持股对象时仍保持了审慎的态度,对于那些业绩不佳的公司并不轻易涉足。在众多的非标公司中,ST公司或业绩较差的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基金的身影确实较为罕见。取而代之的是个人投资者和游资,如退市博元的股东名单几乎全为自然人,机构早已对其避而远之。基金公司更偏爱那些看似稳健的非ST类企业,但当这些公司出现黑天鹅事件时,对基金公司的冲击尤为显著。以金亚科技为例,该公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内控问题亦被否定。基金公司持有的另一家公司盈方微同样遭遇意外非标,其年报被出具否定意见后被ST,引发市场踩踏。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的昀沣系列产品也持有非标公司一汽夏利。会计师对其审计报告强调了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可见,“非标”也并非全是风险巨大或者没有征兆的突然袭击。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做出合理预判。基金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更是要慎重对待每一个投资决策。“非标”公司在特定情境下也能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机遇所在。重组后的ST股或绩差股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价值重塑,从而带来超额收益机会。“对于潜在的重组股风险是否可控和重组进展等因素也需要深入分析。”行业专家表示。总体而言,“基金踩雷上市公司年报‘非标’风险区并非偶然事件,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投资决策,理性看待投资风险。”“非标”也有轻重之分,投资者应理性对待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况。对于那些有重组预期的公司或已经进入重组程序的ST股,基金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以博取更大的收益的背后是他们对特定投资逻辑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