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再现惊天重组传闻 行政区划等多重难题几成“天堑”
【钢铁行业重组传闻再度升温,南北方钢铁集团概念引热议】业内专家认为,近期的重组传闻反映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在执行层面还需更加明确的思路。传闻提出将效仿成立南、北车集团的方式,创建中国南方和北方钢铁集团。虽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已引发业界热议。
首席分析师胡艳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政策角度看,整合趋势可能确实存在,但从市场角度看,其影响未必利好。她指出,当前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难度不容小觑,尤其在于如何协调处理不同企业间的利益诉求。宝钢、武钢的重组虽已有定局,但首钢与河钢的合并传闻仍充满变数。两者间的合并难度主要体现在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上。
行业人士指出,宝钢、武钢的重组是央企体系内的整合,相对容易解决一些问题。河钢与首钢的合并则面临更多挑战。河钢隶属于河北省,而首钢隶属于北京市,两地间的关系需要更高级别的行政手段去调节。首钢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方面相对较高,而河钢在规模和体量上较大,两者如何在管理上进行平衡也是兼并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若南北钢铁集团成立,将显著提升钢铁行业的集中度。统计数据显示,河钢、宝钢、首钢和武钢等在中国钢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两大新集团的成立将使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减少同质化竞争和避免设备技术的重复投入。对此,行业分析师张琳表示,集中度的提高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定价机制,改变当前的竞争状况,并可能避免国外反倾销的风险。但同时也要警惕集中度提升后可能出现的单一企业在市场的话语权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问题。
钢铁行业的重组传闻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但未来随着政策和层面的推进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整合趋势的加强我们仍有望看到钢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这一切都需要行业内外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以实现钢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胡艳平指出,板材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将率先得到提升。当前,中国的大型钢企主要专注于生产板材产品,而中小型钢企则更多地生产建筑钢材等其他产品。由于四家企业目前的优势均集中在板材领域,随着它们在单品市场上的话语权增加,这些钢企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以销定产,灵活调整产能和生产节奏。这对当下的钢企来说,无疑是一种“脱困”的积极策略。
尽管去产能是行业的迫切需求,但实施起来却面临诸多困难。对于国家而言,兼并重组是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一种尝试方式,尤其在大部分过剩产能行业,通过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我国相关产业的优势地位。
但这种措施在钢铁行业的实施并不乐观。胡艳平认为,目前国家在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层面尚未有明确的思路。无论是宝钢和武钢的重组,还是传闻中的两大钢铁集团的成立,都是国家在钢铁领域改革实操层面的试点。国家希望通过这些试点,出中国钢铁行业国企改革的成功样本,然后再进行推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去产能的量仅达到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事实上,尽管此前已通过兼并重组进行了一轮重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胡艳平指出,除了河钢整合省内几家钢铁企业相对成功外,其他跨区域的重组大多未能如愿。
作为央企,在去产能的政策执行上相对到位,但去产能推进较慢的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一些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的状况通过行政力量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钢铁行业的僵尸企业占比高达51.4%,在所有被调研行业中占比最高。
行业专家徐向春认为,依靠兼并重组进行大规模的产能转移的可能性并不大。最近几十年来,大型钢铁企业大多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所上的设备及产品十分先进,直接关停这些产能并不现实。大规模关停产能涉及到设备、产地整理、人员安置等问题,难度极大。
胡艳平还指出,无论是大规模关停产能还是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中小钢企,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当前钢铁行业尚未彻底回暖,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短期内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不大。钢铁行业的去产能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配资炒股
- 钢铁业再现惊天重组传闻 行政区划等多重难题几成“天堑”
- st地矿股票000409最新消息(601658股票)
- 003005千股千评
- A股再融资全面松绑:创业板取消2年盈利限制 定增可打8折
- 600030中信证券股票行情东方财富网
- 个股最后大笔资金进入(北上资金买入个股清单)
- 光伏风电股票(光伏板块股票一览)
- 我国医药股前十名(成长性最好的医药股)
- 风险分散投资灵活 FOF基金受高净值人群热捧
- 股票减持新规(股东减持新规)
- 诺安股票基金分红详情
- 沃森生物大股东退位之谜-营收数据遭质疑 股东频繁减持
- 中国铝业(601600)股吧今日股价
- 如何计算主力的筹码比例和持仓成本(主力持仓比例达到80会拉升么
- 今日可转债申购:隆20转债、法兰转债(附申购攻略)
- 形容股票没动力(形容股票大涨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