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入冬”的思考
在朋友圈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银行渠道经理的奇特经历。这位经理在一个月内竟然赚得了惊人的100万元,但这其中的原因却让人啼笑皆非。原来,他在推销基金产品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每天奔波于各大银行之间,结果因过度劳累导致腿部受伤,保险公司为此赔偿了百万元。
这个充满趣味的段子,实际上揭示了当前基金发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23日,今年以来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仅为3.88亿元,创下了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有记录以来的最低谷。即使在A股市场跌宕起伏的2005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也达到了6.9亿元。
这一“极度深寒”的基金发行市场,与当前A股市场的总体环境息息相关。今年股市的剧烈波动、赚钱效应的缺失以及成交的持续萎缩,使得基金市场备受冷落。在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固有思维下,基金不受待见也似乎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募基金近年来遇到的发展困境,特别是首发规模不断创出新低,也反映了行业自身和基金公司的发展思路存在一定问题。
在产品设计中,跟风热点、一哄而上几乎成了国内基金行业的通病。无论是早些年的QDII、后来的短期理财基金,还是这两年的分级、打新基金以及一度受到“窗口指导”的保本基金,这些热门基金在最高峰时期,为行业贡献了大量新发规模。退潮后却发现,这些卖得最火的基金往往给持有人带来最深的伤害。
营销主导的基金经营文化也在侵蚀投资人对基金的热情和信心。在牛市狂热之际,那些“巨无霸”基金往往留下的是投资者的亏损回忆。据统计,截至5月23日,去年上半年成立的超百亿基金(剔除一只打新基金),成立至今的平均亏损达到31%,亏损最多的一只跌幅超过50%。
营销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仅有四成是理性成分,其余高达六成是情绪因素。在基金投资上也是如此,很多投资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是凭一时冲动。要让投资人充分认识到基金作为专业投资工具的优势,引导更为理性的投资,基金公司和监管部门还需做出更多努力。
当前基金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除了市场环境的因素,行业自身和基金公司也需要反思和调整发展策略。投资者也需要提高理性投资意识,充分认识基金的专业投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金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
配资炒股
- 基金发行“入冬”的思考
- 顶牛股网短期油价仍将维持强势
- a股和h股的配股区别(st股票什么意思)
- 基金是低入是看估值还是净值啊(基金净值变低说明了什么)
- 融资租赁公司注册 融资租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什么样的可转债可以申购(买什么样的可转债最好)
-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什么,我国是一个什么状态
- 期货配资,一只关注成本(利息)很危险
- 股票交易细则 完整的股票交易规则
- ST雅博002323(雅博人怎么样)
- 如何炒股不能提前冲击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
- 通知存款的特点和适用对象你知道都有什么吗?可有风险存在?
- lof基金是什么?投资lof基金的意义有哪些?
- 坚持刀刃向内 突出靶向监管 证监会强化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监管
- 6大NMN概念龙头股(名单)
- st中基什么时候加的st(st摘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