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侃股:理性看待银行股稳定股价

基金开户 2025-04-25 11:55基金知识www.xyhndec.cn

银行股的股价稳定展现了一种短期内的积极意义。从长远视角来看,我们不必过于关注银行股的股价波动。只要银行能够稳健经营,提升利润,自然会有机构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此时股价不会被低估。

当部分银行股的股价触发稳定标准,即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时,这种现象在业界并不罕见。事实上,多数银行股的股价长期在净资产值以下运行,而投资者也早已习以为常。若上市银行的管理层试图通过某些手段将股价托高到净资产值上方,从我们的角度看,这种做法似乎事倍功半,并不划算。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银行股的主要持有者,他们并非散户投资者,而是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一特点使得大股东和管理层采取的稳定股价措施效果有限。因为机构投资者有着独立的估值体系,他们不会因为大股东的行为而轻易改变投资决策。例如,当某银行推出大股东增持预案时,如果其股价上涨,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减持,转而购买估值更低的其它银行股票

若想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提升银行股的估值,就必须推动所有银行股的共同上涨。单打独斗、试图单独拉高个别银行股价的行为,最终会被整个银行股群体的表现所稀释,效果甚微。

银行股的折价估值也符合当前机构投资者的认知。机构投资者在考虑投资银行股时,会担忧银行资产中可能存在的未披露坏账,以及银行股成长性不如其他高科技股票的问题。他们给银行股的估值往往比上市银行管理层的预期要低。

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估值还会参考无风险利率的高低,主要是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如果市场上国债的收益率较高,那么相应的银行股也需要提供接近或超过国债的股息率,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如果上市银行的股息率达不到这一标准,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卖出。

上市银行股的管理层不必过分关注股价的稳定问题。银行股的低股价也并非坏事,反而能吸引更多的散户投资者关注价值投资。我们要明白,单独某个银行管理层试图支撑股价的行为效果有限。想要提升银行股的整体表现,除了提高盈利水平外,别无他法。这是一个整体现象,想要单独改变个别银行的股价状况并不容易。我们期待的是整个银行业乃至股市的价值中枢的整体提升。

(本评论由北京商报评论员周科竞撰写)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