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侃股:理性看待银行股稳定股价
银行股的股价稳定展现了一种短期内的积极意义。从长远视角来看,我们不必过于关注银行股的股价波动。只要银行能够稳健经营,提升利润,自然会有机构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此时股价不会被低估。
当部分银行股的股价触发稳定标准,即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时,这种现象在业界并不罕见。事实上,多数银行股的股价长期在净资产值以下运行,而投资者也早已习以为常。若上市银行的管理层试图通过某些手段将股价托高到净资产值上方,从我们的角度看,这种做法似乎事倍功半,并不划算。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银行股的主要持有者,他们并非散户投资者,而是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一特点使得大股东和管理层采取的稳定股价措施效果有限。因为机构投资者有着独立的估值体系,他们不会因为大股东的行为而轻易改变投资决策。例如,当某银行推出大股东增持预案时,如果其股价上涨,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减持,转而购买估值更低的其它银行股票。
若想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提升银行股的估值,就必须推动所有银行股的共同上涨。单打独斗、试图单独拉高个别银行股价的行为,最终会被整个银行股群体的表现所稀释,效果甚微。
银行股的折价估值也符合当前机构投资者的认知。机构投资者在考虑投资银行股时,会担忧银行资产中可能存在的未披露坏账,以及银行股成长性不如其他高科技股票的问题。他们给银行股的估值往往比上市银行管理层的预期要低。
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估值还会参考无风险利率的高低,主要是国债的收益率水平。如果市场上国债的收益率较高,那么相应的银行股也需要提供接近或超过国债的股息率,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的目光。如果上市银行的股息率达不到这一标准,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卖出。
上市银行股的管理层不必过分关注股价的稳定问题。银行股的低股价也并非坏事,反而能吸引更多的散户投资者关注价值投资。我们要明白,单独某个银行管理层试图支撑股价的行为效果有限。想要提升银行股的整体表现,除了提高盈利水平外,别无他法。这是一个整体现象,想要单独改变个别银行的股价状况并不容易。我们期待的是整个银行业乃至股市的价值中枢的整体提升。
(本评论由北京商报评论员周科竞撰写)
基金交易
- 老周侃股:理性看待银行股稳定股价
- 投资者借互动平台月内逾百次喊话董监高 寄望全国两会议案提案继
- 公私募基金销售火爆 权益投资大时代来临
- 资金盘崩盘后会抓哪些人(投资100每天收益324元)
- 谁是真正的特斯拉概念股?概念股如何选股?
- 新能源车销量今年销量如何?
- 属于股票投资技术分析法的有什么?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什么区
- 增资扩股对股票价格有什么影响?增资扩股的利弊
- 成品油零售价格,成品油价格受什么影响?成品油如何调价?
- 股票不涨不跌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什么是直接股票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联系与区别
- A股市场情绪仍然火热 连续第30个交易日破万亿元
- 股票的技术因素什么,什么是技术因素
- 继承权公证的办理流程是什么?需要携带哪些材料?
- 咽拭子股票(咽拭子上市公司)
- 暂停该公司股票上市怎么办?暂停上市和退市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