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下143家公司上市 总市值达到1.8万亿元
创业板一周年:IPO繁荣与注册制的稳步前行
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推进,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0年6月22日受理了第一家公司IPO申请,至今已整整一周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创业板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创业板已受理618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143家公司成功挂牌上市。这些公司的首发实际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168.34亿元,总市值更是突破1.8万亿元,不仅见证了创业板的活力,也反映出市场的充分认可。
在这一进程中,创业板注册制试点运行情况整体良好,发行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这一改革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实现上市融资,体现了市场的充分信任。
创业板IPO的受理工作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目前,受理、询问、上市委会议、提交注册等环节均有公司处于不同状态,展现出创业板注册制的稳步前行。深交所不断优化基础制度,升级操作流程,通过开发审核业务系统等方式,实行电子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审核。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表示,注册制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改革提升了创业板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虽然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但审核不通过的企业中,实际控制人和公司合规性是重要考量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的定位与科创板形成了良性错位竞争。科创板主要支持“硬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以芯片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企业为主。而创业板则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行业范围相对更广泛。创业板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
对于未来创业板注册制的发展,陈雳认为需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和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完善的退市机制有助于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格局,为市场腾挪出更多资源。而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则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环境,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风险。
总体而言,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创业板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基金交易
- 创业板注册制下143家公司上市 总市值达到1.8万亿元
- 股票入门介绍需要知道那些,股票入门介绍具体的流程
- 大数据行业远远比我们想的要更接地气,大数据行业近两年呈现什么
- 股票换手率是什么意思,换手率的高低都能说明什么?
- 支付宝基金收益不更新了(支付宝基金累计收益不更新)
- 股票见光死是什么意思啊,股票出现见光死的原因是什么?
- expma选股法讲解,expma选股法注意要点
- 美股期权能在网上开户吗?开通美股期权有什么好处吗?
- 罗永浩回应收到限制消费令是怎么回事,罗永浩是谁
- 蘑菇街是什么,蘑菇街现在上市了吗
-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点有哪些,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具体涵盖哪些方面
- 南凌科技股票行情(南山智尚股票行情)
- 新股申购中签率怎么计算,提高申购中签率方法有哪些?
- 发改委: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
- 平安孙建平简介,平安保险最好的险种是什么
- 怎样期货开户,期货投资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