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济日报发文指出,近期锂电池概念在企业界及投资领域成为了热门话题。不论是“盐湖提锂”还是“锂辉石提锂”,这些概念背后都需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尽管投资前景诱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投资都无法脱离行业与企业的基本面。即便在锂电池这一中长期前景乐观的行业中,也不应过度透支短期业绩,忽视可能存在的估值泡沫风险。
尽管经济日报已经发出风险提示,但今日A股市场中的锂电池概念依旧风头无两。龙头企业如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股价强势涨停,市值飙升。除此之外,西藏矿业、兆新股份等众多锂电池相关个股也表现强势。
今年以来,锂电池概念的走势明显强于其他板块。从今年2月份至今,锂电池概念指数涨幅高达96.72%,接近翻倍。在板块整体涨幅如此强劲的背景下,板块中个股年内涨幅达到4、5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这一切的上涨动力,归根结底源于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上涨。近期,碳酸锂价格又迎来一波加速上涨。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以及锂精矿的价格均出现上涨。数据显示,中国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的现货价格均出现上涨,单日涨幅超过4%。
上周,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突破10万元/吨,维持日涨1000元至3000元的趋势。而国内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均价也已连续35周上涨。显然,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上涨已成为市场的主要趋势,显示出市场供需的紧张状况。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主流大厂进入年度停产检修,对整体产量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厂家面临原料短缺及原料入库延迟的问题,导致产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市场上游的看涨情绪十分明显。
正如经济日报所指出的,目前大部分锂电池企业的锂电相关业务还未进入业绩释放期,也就是说锂电池相关业务能给公司带来的营收与利润非常有限。当前阶段,锂电池市场仍处于高估值低利润的状态,两者之间的不匹配容易引发泡沫风险。在锂电池概念火热的时候,很难说谁是最终的赢家,但可以确定的是,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可能会成为输家。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保持警惕,多加思考,以免被市场的热闹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