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期待“改革牛” 超百家企业有意申报创新层

炒股技术 2025-05-08 01:52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近期,新三板的持续改革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随着公募基金被允许投资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这一政策开放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申报精选层的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三板做市指数也因此出现了显著的拉升,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

自2019年新三板深化改革启动以来,三板做市指数涨幅超过三成,今年以来更是大幅跑赢A股三大指数。市场人士纷纷表示,此情此景堪比甚至超过2015年新三板大扩容时的火爆行情。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新三板的上涨行情将持续到年底,但他也提醒投资者,在七八月份精选层推出后,可能会出现过度炒作的情况。他希望投资者能够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追高。

面对新三板的火热行情,有投资者称之为“改革牛”的到来。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表示,与2015年的行情相比,这次新三板改革更加理性、稳步、持续。他认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走向和相关措施的出台,新三板市场各方更加成熟,各类市场基础条件更加坚实,新三板将迎来真正的“改革牛”。

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则表示,与2015年的行情不同,现在的改革政策已经明朗并超预期落地,所以这一轮行情必然更为长久。随着基础性公司进入创新层、创新层公司公开发行进入精选层,以及新三板交投的活跃,新三板必将迎来良性循环。

目前,已有超百家企业有意申报创新层,其中颖泰生物、观典防务等9家公司已完成辅导验收。粤开证券的分析师殷越指出,有17家企业是最有可能入围首批精选层的,这些企业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

麟龙股份、海颐软件、新荣昌等暂时符合精选层准入财务和市值标准的企业也有较高的入围几率。而从优中选优的角度来看,贝特瑞、颖泰生物、流金岁月、国源科技、蓝山科技等五家公司是最有可能被受理并完成公开发行的公司。

精选层的推出时间目前尚未确定,但据张可亮分析,最快可能在7月份推出,而8月份推出的概率较大。由于精选层是新兴事物,所以在发行审核、保荐承销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周运南则认为,由于受理工作还未正式开启,精选层的推出可能得推迟到9月份。

随着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新三板投资的热度再度上升。对于如何投资新三板,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做出选择。新三板的改革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同时也需要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做好风险管理。张可亮指出,证监会积极引导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这一举措对于新三板的增量资金注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这也体现了国家对精选层的认可和支持,对于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在崔彦军看来,公募基金的入场不仅引起了更多投资人的关注,也显著改善了新三板的流动性。随着投资趋于理性,价值投资将成为市场共识,吸引更多分析师投入到新三板的研究中。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选择公募基金还是直接购买股票,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投资偏好。由于公募基金风控严格,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可能会是更多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目前,市场反应积极,多家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如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和华夏基金等已经第一时间申报了用于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基金产品。

招商基金的负责人向我们透露,他们主要从多个角度对新三板拟进入精选层的个股进行研究和跟踪。这些角度包括流动性指标、中小市值公司的特有风险、行业、主营业务、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等。当前新三板的成交额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相较于A股市场,新三板的流动性观测更为复杂,还包括个股的股东户数、交易天数和交易连续性等指标。

在招商基金看来,投资小市值公司时,需要特别关注财务指标的可持续性和发展趋势、客户集中度、管理层能力和团队稳定性、大公司竞争对行业的影响以及流动性等问题。行业选择上,优先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在A股市场中稀缺的优质赛道公司。主要关注的行业包括新科技、现代消费与服务业以及医疗大健康产业。

在评估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时,招商基金主要关注毛利率、净利润、核心技术及竞争力、供应商及客户关系、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也会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估被投企业的经营风险,如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坏账计提和大客户集中度等。还会从主营业务出发,考察公司产品结构是否单一,并结合行业地位来考察投资标的的持续经营能力。

招商基金建议投资者优先考虑中大市值企业,并重点关注有强烈重组预期或被上市公司收购预期的精选层个股。粤开证券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会有多家公募基金筹备上报新三板基金产品。这些政策红利的释放将显著提升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价值公允性,实现精选层与A股市场的无缝衔接,并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申报精选层,引导新三板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上一篇:002374丽鹏股份股吧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